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穿越(1 / 3)

江南总比别处入冬的晚一些,十一月,饶是北方已经下了好几场雪,江南仍是如春。

徐徐清风正温和,绿荫依旧,溪水奔流。

庄稼人此时刚割完一茬水稻,一年难得有个躲清闲的时候,大多在家中享受片刻闲适,或是串门唠嗑。

民冬县鲁宁村一处盖了四间瓦房的大院中,却从早到晚的不能安宁。

这方,二儿媳妇沈氏在院里织布,斜织机的脚踏子踩的嘎吱响,随着响声絮絮叨叨的话脱口而出:“这一家人若没我织布养活,全得饿死了去,来的时候说什么家大业大,光是瓦房就盖了四间。全是中看不中用的,只凭祖上能耐罢了,到这一辈全是绣花枕头。”

这家大儿子程如琢从西屋里钻出来,手里捏着一个精致小茶壶,嘴里还含着茶,将茶水吞进去后,冲沈氏道:“你这妇人碎碎叨叨什么呢?就你干点活事多,也就是我二弟人善,放我这,得好好修理你!”

“切。”沈氏白了程如琢一眼,继续将脚踏子踩的连连作响。

程如琢作势要拿茶壶扔沈氏,手抬起又想起这茶壶是花了银子买的,他心里舍不得,便也作罢。

准备回去时又见东屋里钻出一身儒衫,大约十几岁的男子,他手上还拿着一本书卷,便是这家的三儿子程如玉。

程如玉是这家兄弟中长得最好的,容貌清秀,白净得像个大闺女,他微微蹙眉,温声道:“大哥,我复习功课,你嗓门就不能小点吗?”

“哎!我嗓门就这样!你一大早之乎者也,咱家都没人说你,你倒怪起我来了。”程如琢嘬了一口茶壶嘴里的茶,又说:“不行就别考了,一个秀才,考了三年都没考上。你就不是读书的料。”

老三最烦听到这茬,一说起来就没好气,但又实在没法反驳,叹口气便扭头回去了。

院儿里总算消停一会儿,但没一会儿,老大屋里传出大媳妇林氏的痛呼声和哭声,“你跟我置什么气!我嫁给你这些年哪点对不起你了!”

老三媳妇王氏掀开帘子冒出来看热闹,被老三叫了回去。

一家人就这么闹闹腾腾,不是这屋里有事,就是那屋里折腾。直到天半黑不黑的时候,老二程如溪才问了一句:“哎?娘咋还不回来。”

听到有人提及这个家里唯一的大家长,几个儿媳妇不约而同在各自待的地方打了个冷颤。

说起这个婆母,几个儿媳妇又是惊惧又是无奈。婆母程氏是这个家里最权威的存在,也是十里八乡知名的恶妇,论文能出口成脏,将街坊邻居骂得服服帖帖。论武,能单挑村里好干农活的大男人,将人欺负得苦不堪言。

总之,程氏多出去一会儿,大伙就能松口气,她若一回来,整个家便冷得如在冰窖,空气中都是压抑的氛围。

织布的老二媳妇终于停了停手里的活,回了等消息的老二一句,“娘一大早就去赶集了,听说要买两只小猪仔,这会儿应该是东西没置办齐全吧。”

“噢……我先去做饭,一会儿娘回来就能吃了。”

“你做吧,反正这家里就你最闲。”

“……”

此刻,二儿媳妇口中要去买猪仔的盛良妍拐着个没放东西的筐子坐在河边,心里直犯嘀咕:我咋就穿这了?我咋是个这样的人,这人设我不想要啊!

盛良妍是在今早穿越过来的,原身出门时绊脚摔丢了魂,恰好被她这个现代病死的人占了身子,而她也完美继承了这个与她同名同姓的女人的记忆。

记忆中,盛良妍丈夫死的早,幸好程家算是当地的有钱户,给她留下了不少财产,她一个人拉扯大了四个孩子。为了在村子里立足,她性格渐渐变得强横,不光把几个儿子管的服服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