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身不由己,万丈荣光都非己所愿,暗自孤苦无人能懂,偏偏全天下都指着他的背影嫉恨道:“古往今来未见如此有福之人!”
温督察:这福气谁想要,痛快拿去!
……
“皇上,老臣在。”他站起来低声道,手上立即被塞了一团破棉花。
他无奈地看着手里的棉花。唉,论旁征博引、下笔如神,他是边儿都不沾。那么通常情况下文笔不出众的重臣都是靠着拼业绩爬上来的,他总该像王太傅一样历任各部精通具体业务吧。
这方面就更糟了。哦!棉花!什么细绒棉粗绒棉……
“温爱卿一向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不论是王家、林家还是谢家,御史台弹劾他们有通敌的嫌疑,都是爱卿上奏弹劾的。爱卿是朕肱骨重臣,为大夏国立了汗马功劳呀!”还没等温一进挣扎着想出手上究竟是什么棉花,李弘一通彩虹屁已经砸了下来。
温一进:……
没关系,这种情况他经历了很多。瞧,人生就是如此精彩,皇帝、太后都对他赞誉有加,他不需要思考什么棉花的种植,只需要想明白一件事:他这么优秀,他自己怎么不知道?
干咳一声,他如往常一样熟练地笑了笑:“皇上谬赞,都是老臣分内之事……”
当然了,督察御史这差事他还真称得上“兢兢业业”,他什么也没耽误啊!孙督军战败,王家、林家有通敌的嫌疑,他要上折子;谢四老太爷被查出了和海盗结交并陷害同僚的书信,他也要上折子。
御史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官员过失的事实都摆在天下人眼前了,他自然要上折子。可上了之后呢?
就没有之后了。
深究起来,世家们互相陷害攻讦、却还能共成一党共掌天下到现在,温督察和稀泥的本事功不可没。
“若没有温爱卿纠察朝纲,朕如今还被他们蒙在鼓里呢!”李弘摆手打断他,顺手从方才徐侍郎端过来的一大摞折子里熟练地翻出两份来:“你瞧,这是你弹劾他们和海盗私下往来的折子,朕专程贴了个封条便于寻找。”
刘福麻利地捧着两份折子再次给众臣子传阅。
众人的神色渐渐都有些不对了。
没有人说话,书房里是死一般的寂静。而在这个时候,一直站在角落里的徐侍郎上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