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启奏~”太监按照往日的惯例,早朝一开始,便高声喊道。
“微臣有本启奏。”还没等太子身边的黄门说完,齐王手底下的一个小御史就急吼吼地跳出来,甚是无礼。
自然是老生常谈,所说的又是昨日的事情,眼看这人说完,其他人也跃跃欲试,打算继续逼迫太子处理郑将军。
然而让齐王一党意外的是,这次小御史的话从头到尾都没有人过来打断,太子这边,的众人也没有继续争辩。仿佛都被按下了停止键,这些人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老僧入定一般。
事出反常必有妖,最先反应过来的仍然是宋则远,他狐疑的望向叶箴和,对方这些人是不可能放弃郑世勇的,那么他们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殿中齐王一方的声音越来越高,仿佛胜利在望。而原本保持中立的官员也都不解地与好友对望,太子这是要弃车保帅了吗,可何至于此。
“肃静。”有礼仪官开始呵斥殿中喊的声音过大的几人,而太子仍是如同昨日一般,静静的坐着不发一言。
“皇兄,臣弟有事启奏。诸位大人这番行为,也都是为了我中周的江山社稷,虽然言语有些不敬,可皇兄一向大人大量,自然不会和他们计较的。依臣弟看,此事不能再拖延下去,对朝廷的威信恐怕有所妨碍,民间有句话是长痛不如短痛,我看不如就让郑将军夺职吧,将其子仔细审理清楚,也好给百官一个交代,还百姓们一个公平。”齐王见火候差不多了,自然老神在在的迈步出来说道。虽然对于对方众人的反常行为他心中也觉得奇怪,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太子见自己等了半天,齐王终于站出来,忍不住嘴角上扬,“三皇弟说得极是,这件事情今日必须解决,孤得维护朝廷的威信。”
太子话音刚落,大殿中忽然变得安静下来,针落可闻。不清楚真相的众人的心中首先的想法都是太子被气疯了。
“老臣有事启奏。”叶箴和就是在这个时候突然迈步出班,虽然他说话的声音不大,听在众人的耳中,却仿如惊雷。
“来了。”宋则远目光一凝,心中隐约升起不好的预感。
“大宗伯辛苦了,有话只管直言不讳。”太子的话听在自己人心中俱是一定,看来一切准备就绪,该是他们釜底抽薪的时候了。
叶箴和清了清嗓子,条理分明地说道:“齐王所说之事,让老臣羞愧不已,如今虽然真凶已然浮出水面,可终究是臣的过失。可见已经老迈不堪用了,管不好手底下的人,不能为朝廷选拔合格的官员,还让居心叵测之人居于庙堂之上,实在是有负圣上和殿下的重托。既然能力不能配位,便请允许老臣起骸骨吧。”
“嗡”的一声,礼部尚书的这句话如同捅了马蜂窝,殿中众人都是一阵惊呼声,继而议论声不断,任凭礼官如何维护秩序也没有用。最后,太子只能亲自开口,要求众人安静。
“大宗伯何出此言,您老可是礼部的中流砥柱,是我中周的肱骨之臣。昨夜报福寺的人都已经招供了,皆是一些小人作祟,与您老何干。”出声劝慰的自然是韩昌明。
齐王和宋则远等核心人物一听报福寺之名,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他们的杀手锏。虽然这几人面上看着还平静,可心中已然滔天巨浪,但愿那人已经把首尾处理干净。
叶箴和听了韩昌明之言,却还是摇头道:“选拔官员不利,老夫难辞其咎,白白让郑将军和其子被诬陷,以后同殿为官,还有何面目去相见。”
楚衡立刻出班说道:“大宗伯这话可是说左了,选拔官员不是吏部尚书宋老大人的职责吗。就算是下面的官员构陷,人品能力有差池,也轮不到您来请辞。”
以楚衡的品级和资历,说出这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