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
水泥台阶上,施秋禾慢悠悠地趿拉着步子。
她走得又轻又慢,甚至都无法触发那盏最近才刚修好的迟钝感应灯。
家门就在下一段楼梯口,但施秋禾暂时不想进去。
“明天见。”
这句话犹在耳畔,趁着兴奋感还未退却,她想再好好回味一遍今天。
沿着台阶坐下,施秋禾把书包放到膝间,拉开前袋,取出刚放进去不久的入场券。
光滑的铜版纸,在指间却是涩涩的手感。
朦胧的灯光从身后的梯间窗照来,在身前的台阶上投出一道参差不齐的淡淡长影。
借着楼梯间这点可怜的光线,施秋禾把入场券举到眼前,细细端详着。
开始时间:4月27日(星期六)19:30。
旁边还印了一个小小的红色剪影,是个拿着话筒的半身轮廓。
唱歌,施秋禾不是很擅长。
她甚至看不懂简谱,也不会分辨不同的音阶。连玉茗中学都不大重视音乐、美术这类“副课”,从前所在的镇中学就更没有正经老师教了。
不过,教了也未必有时间听。能够帮自己升学的内容最重要,她不得不这样功利。
不仅仅是音乐,实际上,除了看书,施秋禾没有任何兴趣特长。报班的费用是昂贵的,对她而言,能按时交上学费就已经是一种莫大的恩赐了。
元旦晚会上,她永远是鼓掌的观众。
小提琴、长笛、二胡种种电视上才见过的乐器,换上漂亮服装、专注舞蹈的同学。
有才艺的人是闪闪发光的,这种时刻,施秋禾总是不由得心生羡慕。
以后吧,她想。
总会有机会的。
施秋禾重新把入场券藏好,起身,拍拍裤子上的灰尘。
走至门前,她又听见模糊的电视音,钥匙在门锁上转了几圈,发出闷闷的声响。
在施秋禾所向往的未来,有许许多多未知的美好。
那是一个,与门后这不开灯的昏暗房间相比,截然不同的未来。
习以为常的电视音与数落声里,施秋禾拿出自己使用熟练的借口——“在教室学习”作为挡箭牌,总算讨得一点清净。
当然,电视音量是没有变小的。
施秋禾回到自己的小书桌前,把剩下的作业一股脑堆到桌上。
动笔写了两题,隔着衣柜,因小品表演迸发的笑声清晰地传了过来。
她无奈地叹了口气,将注意力转向窗外。
可惜,这边是看不到月亮的。
施秋禾再次想起自己的邀约。
一切都顺利到不可思议。
要是生活处处都令人满意,她反倒应该惶恐的。
其他的小烦恼突然就显得不值一提了。
淡淡的笑意挂上她的唇角。
明天啊,快点到来吧。
|
周六早晨的阳光如约而至。
然而,满怀期待地入睡后,施秋禾的休息质量不升反降。
在阳台洗完脸,面对镜子映照出的两道黑眼圈,她束手无策。
施秋禾的眼睛很明亮,总是显得比其他人更有神,但在今天,这个优势让她眼下的黑眼圈也一同被留意到,反而叫劣势更容易吸引注意。
从上学路到教室,遇到的每个同学都关切地问她:
“昨天没睡好吗?”
她无言。
晚上应该就没那么明显了,施秋禾安慰自己。
周六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