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外婆家啊。”
“这也是我外婆家。”
“你.....你是南瓜。”
“你是鱼丸?”
林南笙做梦也想不到,唐清竽居然会是和她小时候天天混在一起的鱼丸。
她的印象里,鱼丸是一个乖巧热情,和她差不多高的小男孩。
没想到几年不见,成了唐清竽冰冷的样子。
可恶的还是,他居然偷偷长高不带她,哪有这样的发小啊。
“早上好,再见,我先.....吃早饭去了。”
“嗯,早上好,再见。”
林南笙收起漱口杯仓皇而逃,在客厅一个人静坐了许久。
诶不是,唐清竽怎么就突然变成她发小了,怪不得以前见到他,摸到他的狗头这么熟悉。
一次次初遇时的熟悉刚迎面吹来,怪不得,怪不得。
林南笙清楚的记得,当初他们是哭着分开的,唐清竽给了她一半的项链。
项链对,项链。
她魔怔了一般跑向行李箱,从放手镯的小袋子里翻出来一条项链。
儿时的他们,是村子里最好的玩伴。
春天采油菜花,捉蝴蝶;夏天挽起裤脚在小溪里捉鱼;秋天穿着拖鞋到山上薅野果子;冬天一起在房子里烤火看电视。
林南笙的童年没有父母,外婆和唐清竽便是她的全部。
相似的家庭状况,相等的身高,一模一样的性子,热情的林南笙像刚开始对唐清竽那样,用热情撬开他的心。
田野边,大路上,是他们脚丫子的印记。摇晃的果树是他们的杰作。
林南笙幼时外向的性子引来了乡亲们不少关爱。
“南瓜,走,带着鱼丸到我家吃栗子。”
“栗子有什么好吃的,来我家吃核桃。”
林南笙人小嘴甜,从小就被教育要有礼貌,是村子里的宠儿。
唐清竽和她共用光环,自然也是村子里的好孩子。
“哟,小南瓜起来啦,今天中午我们去隔壁家吃午饭。”
“啊,吃午饭,外婆,现在还早啊,天才刚刚亮。”
“诶哟,你在A市呆惯了,我们这冬天天亮晚的勒,梳梳头,先去你老奶奶那坐着去。她天天念叨着让你去她家。”
“小邋遢鬼起来啦,快,我收拾一下,加上西瓜那个懒猪一起过去,都十一点了。”
林南笙闻言打开手机看了看,的确,真真实实地十一点。
B市日出是真的晚啊。
她不禁感慨,随后想上学的时候一样,三两下绑了个高马尾,出门前还特意挪了一下位置。
“哟,姐,你这么紧张啊。”
“哪有,松了不舒服。”
林南笙慌张的打断西瓜的“胡言乱语”。
“小南瓜快来,我啊,总是想你,快进去,我做了你小时候爱吃的小酥肉,茶几上还有糖果瓜子,你那发小鱼丸也在里面等你。”
老太太年过七十,见到林南笙一如既往地激动,的确,她很旧没回来了。
隔壁家的小姨(唐清竽的母亲)可是和叶辰是亲闺蜜,当初一起生孩子,外出打拼专门将孩子们放在一起有个伴。
总之,这老太太一家和外婆不是一般地亲密。
“欢迎啊,林、南、笙。”
唐清竽瘫在沙发上,笑盈盈的看着林南笙进屋,毫不隐藏他满到溢出来的笑容。
“额......好久不见竹马?”
“‘好久不见’我的小青梅。”
唐清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