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还有两员猛将。除此之外,身陨的还有一位最受宠的王子,是单于最疼爱最重用的下任继承人。
此战过后,大宁朝大胜大捷,朝臣们讨论后,一致认为塞北边境至少可以和平三年。
不过坏也坏在了大胜上,本朝官场有句调侃之言,文臣看周,武将看谢。谢家在朝多年,说句在军中一呼百应觉不为过,顺成帝早看谢家不顺眼却又碍于战时无人可用。
眼下借大胜之际,正好可以培植自己的心腹之臣,打破谢家独大的局面,于是便派了心腹之臣做监军去找些谢家的错处。
这监军刚到滁州,就被谢渊借着打扫战场开开眼界的由头拉上了战场。
结果就是谢渊突然上表文书,监军贺文清贺大人一行人不顾路途辛劳,身先士卒上战场,可惜遇敌军埋伏,与谢渊等将奋勇拼杀后仍不敌众,为大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谢渊自己为救监军大人也身负重伤。
陛下怎么可能会信,于是派了太医来给谢渊看病,结果是什么众朝臣不得知,只知道定安将军是被抬回来了。
听说双腿已折,怕是废了,不然铁骨铮铮的汉子怎么能让人抬回来。
不过自回来后谢将军再没露面,而镇国将军也上书言之请陛下恩准其告老还乡,陛下见他们祖孙二人乖觉自然轻拿轻放。
这是谢渊五岁后第一次归京,养伤期间陛下也曾让人来看过,但是御医得出的结果都不太好,于是便给了一道圣旨,不许任何人打扰谢麟养伤。
所以消息传的是越来越邪乎,加上一回来便要退婚,众人猜测的声音就更大了。
陛下在流言蜚语中下旨,为表谢家多年苦劳,封镇国将军为英国公,允其归乡养老,可不必留在京城。封勇毅大将军为奉安候,安顿好边关后即可归京享荣养。
而谢渊,保留其官职,赏黄金千两。
明眼人一看便知陛下何意,谢家只有长房从武,二房从文却没出仕,三房则是文不成武不就。人走茶凉,若谢家第三代出不了能人,以后的谢家怕是再难起身了。
而说起谢渊的婚约,想当年谢家风头正盛,为了避免树大招风,谢家从没想过与手握实权的人家结亲。而承平候府是少见的老侯爷尚在,侯府世子承位的。
说来好笑,老侯爷当年逛青楼喝多了非要骑马回府,下人哪里拗得过他,这不,摔折了腿,之后走路便一瘸一拐的了。
这事儿不知怎么捅到陛下面前,恰巧陛下那时心情不好,老侯爷撞枪口上了,一怒之下免了他的承平候之位,责令其闭门思过。
后来侯府重金请了安王爷探探口风,这才让世子凌骥得以承侯爵。这么多年过去了,凌家确实因此低调小心了好多年,风评才又回来。
加上凌家长女凌清月在贵女夫人们中风评一向好,且颇有主母风范,这正符合谢渊母亲的媳妇人选。
有些身份且行事低调的岳家,聪慧大方端庄的女儿,这亲事便这么定下来了。
谢渊当时并不知情,还是母亲写信之后他才知道的,回京后他第一时间向凌家送了退婚书,谁想到凌家竟不接,更没想到凌家竟敢换女出嫁。
呵,当他谢渊是什么人。
换好夜行衣后,谢渊一个翻身出了将府,身影与夜色融为一体,一瞬便不见了踪影。
-
第二日清若早早便醒了,但她将被子盖过头顶,赖在床上不愿起。重活一世,小女儿的娇气仿佛回来了。
不过听到开门声后清若便知时辰已到,于是赶紧将被子扯下坐起。
春桃一进内室就看到自家小姐拥着被子坐在床上,眼神透着些许迷茫,头发也有些微乱,不施粉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