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姥姥火(2 / 3)

李承睿一手举着油灯,一手把木板和石块拿到门口放好。

他们要睡的“床”是由石头、泥土混着稻草堆砌而成的,赵誓贴着东墙,阿澜贴着西墙,中间是李承睿和他的母亲。老人家看每个孩子的眼神都充满慈爱,哪怕他们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哪怕他们早就是别人眼中的“大人”。

“睿儿,还没好吗?”

老人看向门口,只见李承睿两手把着门框,身子还在屋里,脑袋却伸到雨里不知在看什么。

“这傻儿子,你看什么呢?”

“我刚才看到有东西飞过去了,圆圆的,亮亮的,会不会是姥姥火?”

李承睿说着脱下衣服擦了擦头发,气得老太太直骂他:“阿澜丫头还在呢,你瞧瞧你这是干什么!一天到晚没个正形,圣贤书都读到哪里去了?少胡说八道,快点睡觉!”

阿澜脸冲墙躺着,嘴里发出嗤嗤的笑声。

“你别得意!赶明儿个咱们交到新朋友,你跟我俩一样的下场。”

当天夜里,一团火球不停地绕着房顶转来转去。阿澜似有察觉,但是大家都挤在一起睡觉,她若起身肯定会惊动所有人。屋顶的东西想必就是李母口中的“姥姥火”,它久久盘旋不肯离去的原因只能是盯上了自己。

故事毕竟只是故事,不能完全相信。况且其内容贬低相国寺僧人,反而称阴阳术士为神仙,这说明创作故事的人要么是阴阳道的信奉者,要么是他们的追随者。

生魑魅和姥姥火不应该出现在天水一朝,它们共同指向的是海洋对面的陌生国度,以及在本朝渐趋消亡的阴阳道。

此事非查清楚不可,阿澜心里想。先不要带有什么偏见,免得误入歧途,倘若真有人在背后搞花样,那时再出手不迟。

一连玩儿了两三天,李承睿喜获禁止出门的命令,必须在家看书写文章。赵誓和阿澜商议之下决定别再主动上门扰他,老太太对大家都很好,等着她老人家开口谢绝拜访就太不懂事了。

窝在高墙围绕中的破园子里太过无聊,趁赵誓出门给人看病的机会,阿澜偷偷溜出来,跳上备用的小船,沿水道划出外城,到处打听“姥姥火”和“生魑魅”的消息。

人们对“生魑魅”的了解很少,由于它是鬼魅的形态,凡人看不到,理所当然地把它当成了只存在于传闻中的鬼怪。相比之下,“姥姥火”要有名的多,好几个四五十岁的热心路人声称自己曾亲眼看过雨夜飞行的火球,而他们的家庭无一例外全都有一个或多个年轻未嫁的“在室女”。

阿澜向赶牛车的大哥告别,走了几步又倒转回来,上上下下打量着大哥。得亏大哥是不拘礼节的那类人,得亏李承睿和赵誓不在身边,否则这种正在思考的状态一定会被斥为露出了“不礼貌”的眼神。

她没有看不起大哥的意思,只是单纯地认为真正的穷苦人家恐怕是没多大机会念书的。李承睿是家道中落,赵誓是被家人遗弃,严格地说他们都不算真正的穷苦出身。因为清楚这一点,哪怕是李母在讲故事聊天的过程中用上一些生僻词汇,甚至引经据典,阿澜都没有觉得奇怪。

刚才她却觉得不对劲。

“在室女”听上去不像是村里聊天会用的词语,阿澜问赶车的大哥:“您讲给我的故事是从哪里听来的,在室女是什么意思啊?”

“小娘子吓我一跳,原来你回来就为问这事儿啊。”大哥指指李承睿家所在的方向说,“那附近有个小道观,被姥姥火盯上的人家都去道观里求神仙保佑。故事是看门的道童讲给我听的,他说在室女就是没出门子的丫头。你家大人没事的时候可以去看看呀,很灵的。”

“太好了!下大雨那天晚上我哥哥也看见姥姥火围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