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考场的气氛,谁都不会认为她会真的通过乡试。这会儿,自然是只有好奇了。
九天的时间,一晃而过,四人状态不同,却皆都满身狼狈的被伯父接了回去,休息了两三天才缓过劲儿来。
因为事关大堂姐的婚事,伯父身份不足以让人认可。所以,哪怕隔着一层又年岁小,叔父也得带着大堂姐上门,去表示自家对对方的重视!毕竟,大堂姐是娶夫不是嫁人,自家总得多主动一些。
伯父则是开始选择新的货物,作为回程时的路费。当然,能多赚一些,自然最好。也显得他有本事不是?如此,对他妻儿老小都有好处!
姑母也被伯父带着,开始接触这些,方便她嫁人后,打理家事。
因而,大多数时间,宅子里就只剩下宁然和马氏。不过,宁然也不孤单:总有各种各样的人来拜访,每天都有相同的期待、不同的乐趣。
只是,放榜后,一家子的心情便都高兴起来了:叔父、姑母都考中了,只是名次都不算高。大堂姐虽未直接考中,却也名列乙榜,下次说不定就直接考中了。
宁然理所当然的落榜了,但是谁都不意外,安慰了她一下,就又各自高兴起来了。她翻了个白眼,直接回房去了!
至于那些报喜的差役、贺喜的邻里、亲朋故旧们,自然有伯父招待。打点沿途琐事,这就是伯父跟着过来的原因,不是么?
待与其他人道别后,一行人踏上回家的路。奔波了两个月后,终于到家了。祖父设宴庆祝了一下后,宁然又开始进县学学习。而家里的举人们,则是各自收拾行囊,准备进京参加春闱!
又过一年,大堂姐正式与贵子订婚。而宁然还在专心读书中。
宁然十一岁时,大堂姐举办了盛大的婚礼,迎娶贵子。宁然这才知道,大堂夫原来是州学黄教授的嫡幼子。本已经考中举人,却因为看中了大堂姐,而下嫁给她。
受此影响,她头一次开始想像,自己未来的婚姻是什么样子的呢?不过,因着年纪还小,且前途未定,所以宁然想过之后,也更加坚定了,一定要让父亲立自己为继承人的决心!
第二年,宁然十二岁了,但是随着她生辰越来越近,父亲却只字不提,为她安排教导人事的小厮的事儿。反而对大堂兄很是亲切,这不由让她有了不详的预感!
果不其然,父亲没有立宁然为继承人的想法,而是打算过继大堂兄,作为嗣子。这让宁然情何以堪?
她激烈的反对这件事,并且母亲、妹妹都站在她这边。但没用,依然没有打消父亲的想法,直到宁然说服了祖父,才暂时压下了父亲。
而伯父几番犹豫,在祖父的牵线下,又询问了伯母、大堂兄本人的意见后,这才下定决心,回绝了此事。同时,给大堂兄订了婚事,彻底断绝了父亲的念头。
但哪怕这件事没有成,也影响了家里的关系!父母恩爱多年,差点为此合离;妹妹的身体好不容易养的好点,情绪激动之下,又开始卧床不起;宁然更是因此恨上了父亲,甚至迁怒了大伯父一家!
两家的关系,就此有了隔阂。
就算如此,父亲也不肯为宁然举办元服礼,为她安排教导人事的小厮。令宁然深深的恨上了他!
但越是如此,她才越是明白,功名的重要性!
祖父答应她,只要这次秋闱她能中,哪怕是中了乙榜,他都愿意为宁然补办元服礼。伯父也同意了,甚至还特意从家生子中,选择了一名相貌秀丽、识文断字的仆人,作为元服礼当夜教导她人事的小厮。
宁然谢过祖父、伯父后,告别母亲、妹妹,住在了县学里,加倍努力读书,为秋闱做准备。
转眼就到了出发的时间,这次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