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阿依慕动作一变,踩着摇滚步就滑来了。
曾教练在教导新来的小学员,闻声也匆忙赶来。
后面跟着一群叽叽喳喳的新生代。
虞双秋平板右下角的小屏幕,正在回放运动员比赛的高光时刻。
或许举办方也同样震惊,让罗果娃的高光展现一次又一次。
一群下脑袋凑到平板前,屏住呼吸,只见画面慢放,入眼的每个动作都清晰无比。
罗果娃利落起跳,腾空、旋转,稳稳落地。
毫无疑问,后外接环四周跳。
虞双秋迟疑半晌,找回点思绪,语气有点苦涩:“裁判给的执行分很高,动作应该比较标准?”
“嗯。”阿依慕声音很轻应了一句:“虽然是B级赛事,在比赛中打破的记录滑联也是承认的。”
她手心出了点儿汗,拿着水杯的手指微微用力。
花滑分值很大部分在跳跃,三周和四周的分数天壤之别,几乎是质的飞跃。
例如勾手跳,三周勾手跳的基础分数是5.9,四周基础分数是11.5。
毕竟是竞技运动,滑联以这种方式鼓励选手们向不可能发出挑战。
“说不定世锦赛她就会把这个加进去。”曾海颖瞄了眼两位选手。
在她面前这两位是国内技术最高的女单了,她能一手教导出碾压各省体校出来的选手,自有一套不可复制的培养方案。
但是,四周跳这种东西,还是只能靠选手自己。
曾海颖想,她也曾经带出过能跳四周的。
眼前这位最出色的学生阿依慕,在杀进成人组那年就跳出了后外点冰四周,虽然后来几经波折,阿依慕不复巅峰,但她才是真正在花滑史上留下第一笔的人。
阿依慕觉察到教练扫来视线:“不止罗果娃,后年肯定会有更年轻的女孩儿升组和我们竞争。”
虞双秋问:“你要为之改变相应对策吗?我……我肯定不行,我阿克塞尔三周都不稳。”
“我现在的配置,已经是能拿出手的最高难度了。”阿依慕放下水杯,语气轻缓,丝毫没有庾双秋和教练那般急躁:“有什么变动,等这个赛季结束再说。”
言外之意就是,她会继续增加难度,但延期再议。
曾教练顿时觉得自己压力山大,一时之间,盘桓在脑子里的全是各种魔鬼训练计划。
“走走走,给你们继续讲注意事项。”
曾教练又不能亲自上场,看自家运动员不急,叹了口气,抬手驱赶着一群小选手去训话,丝毫没有老板架子。
那群小选手大的十多岁,小的四五岁,有部分还没被普及过赛制,只知道四周跳很厉害,不知道厉害到什么程度,围观完热闹,像群小动物似的开心蹦跳着散开了。
只余下一位。
包子脸,圆眼睛,盯着阿依慕。
曾教练见状,解释说:“咱俱乐部没出什么厉害男单,这是从别地挖来的小孩儿,底子不错,有空多让他跟你学着。”
教练这话说得不错。
男单唯一有资格参加A级赛事的只有望越,目前效力国家队。
“你叫什么?”阿依慕问。
“三金。”小朋友不怯,脆声答。
阿依慕听到这名字,有点恍惚。
她丝毫不怀疑这是家长为了孩子将来能拿到金牌而为之起的。
说来有趣,他们这些选手对“金”有着异乎寻常的追求,某种程度,可以称得上被“金”迷了心窍。
阿依慕现在租住的地方叫万鑫公馆。
当时本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