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丝毫也没闲着。
从阮云枝重生回来的第一天开始,她就已经在思考以后该做些什么了。
算上重生之后的日子,距离上次上学已经有接近六年的时间了。
这六年时间,阮云枝都没怎么翻开过书。现在高考的竞争难度越来越大,在这么长时间没看书的情况下,要想考上大学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如果继续念高中,没有收入、没有保障,这种情况,起码上大学前还需要在孟家生活两年。
她不愿意给孟家带来这么多麻烦,也不想继续住在孟家和孟夏梁扯上关系。
靠着孟敬平的关系,给她找个工作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她却是不愿意要的。
靠着别人得来的,终究不如握在自己手上的踏实,只是具体要干什么,她还没想清楚。
阮云枝心里就模模糊糊地有个念头,但是总是抓不住。
之前张婶的话虽然刺耳,同时也猛地点醒了她。
“————你呢?要不跟婶儿学上两招?以后也跟人学着去旁人家里做饭吃?”
是啊,她可以给别人做饭吃。而且,她根本不用跟别人学。
如今创业潮已经悄然愈演愈烈,下海经商的也越来越多,卖家电的、种大棚的,那她为什么不能开个小饭馆呢?
阮云枝反复琢磨,越想越心动。
可她对这行情了解还是太少,具体情况还是得去了解清楚了再说。
阮云枝说干就干,立刻开始了行动。
她在外面到处转悠、踩点、摸索、相看,去街道里各个老人晒太阳的地方转悠,再跟大爷大妈们聊上几句。
这法子笨,但是极有效。
这大爷大妈平日里聊得最多的就是附近的情况,那小道消息那可多了去了,就连这附近往上几十年的事情也能说出来。
好多房东不会主动交代的情况,也都能从附近的大爷们那里打听个七七八八。
阮云枝从小在村里长大,最擅长和人聊天闲聊,她人长得标致水灵,说话又甜又好听,很快就能和大爷大妈们打成一片。
每天回来小腿都有些发酸,浑身像是累瘫了一样,可她一想到这饭馆浑身就好像又有了力气。
几天下来,收获颇丰。
阮云枝跟着她们说的信息转了几个最近要转手的房子,默默记下价格、顺便再观察下周围的环境。
周四上午一早,阮云枝像往常一样出了门。
在临近五方街的地方,有个卖肉的老板家里人出了事,着急治病,就想着把店面转让了。
这店里平时杀鸡杀猪,血腥味儿重,就连那大爷大妈似乎有的都觉得是因着血腥气重,这店老板的孩子才会生病。
这因为这样,这店的位置明明比别处好,价格又比别处低,但大多人还是意兴阑珊。
做生意嘛,谁会不讨个彩头、图个吉利呢?
阮云枝也恰好看重了这一点,吉利什么的她根本不在乎。
丧父又丧母,甚至连她自己都是重来一遭,要说不吉利,谁能比她更不吉利?
阮云枝抬腿迈进了这屋子。
老板李东见店里来了人,连饭也顾不得吃,急匆匆地迎了上来,一听说是要来看店面的,眼睛顿时一亮,连忙从头到尾方方面面都给介绍了一遍。
老板在说话的时候,阮云枝也正四处打量着这屋子,这店平日里会卖些鸡肉、牛肉之类的肉食,也正因此缘故,墙面地面像是有一层厚厚的油脂,似乎都黏糊得有些发腻,某些角落里暗红色的血迹还隐约可见。
若是仔细去闻,这店里还总有一股似有若无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