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由得失声痛哭。 九歌一脸茫然,娘亲的事,父亲赵珩从未瞒过她。自她懂事后,他便将当年之事一五一十告诉了自己。 在父亲的叙述里,她的娘亲为了母家不受牵连,主动提出和离,与父亲一刀两断,火速另嫁他人。 她的娘亲是留在开封没错,但她从未想过,开封城中还有她的娘亲。 她看着对面哭的已然扭曲的脸,一时间手足无措,不知该作何反应。 “夫人!”正当众人渐渐厘清眼前的情况时,突然又冒出一名男子,上来便搀住了那名妇人的胳膊。 场面顿时变得更加混乱。 “吉时到了,先典了礼。”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众人回过头一看,发现是柴桑,瞬间歇了看热闹的心思,赶忙行礼。 柴桑不动声色地走到柏舟面前,耳语了几句,随后自然地牵起九歌的手,穿过人群,一路走到正堂。 柴桑在正堂中间坐着,九歌就站在他的身后,心神不安地观了礼。 礼成之后,南昭容招呼宾客,柴桑牵着九歌来到了耳房。 一进门,柏舟站在门口,先前那对夫妻也在里面,不知是否柏舟事先嘱咐过,那妇人见了柴桑,不哭也不闹,规规矩矩地行了礼,只是眼睛,止不住地偷瞄。 “陛下在上,且将实情一一说来。”柏舟先开了口。 于是那名妇人便将当年是如何与赵珩成婚,又是如何和离再嫁详详细细说了一通,倒是与赵珩当年告诉九歌的大差不差。 柴桑通过九歌的表情,便知道这妇人所言,十有八九是真的了,更何况,今日他第一眼见那妇人,便发现她与九歌有七八分相似。 见九歌没有出言反驳,那妇人便大着胆子,将人一把搂进怀中,嘴里不住地喊着“心肝儿”。 柴桑本想出手阻拦,见九歌没有躲避的意思,伸出去的手便又缩了回来。 回宫的路上,九歌明显心不在焉。 回宫之后,更是一声招呼也没打,直接回了自己的房间。 柴桑知道她心里烦乱的很,便没有进去打扰,而是回去继续批阅奏折,直到晚间,才过去她那里。 人还没进去,便从兰姐儿口中得知,九歌自从宫外回来到现在,没喝过一口水,说过一句话。 他推门进去,果然看见人在那里枯坐着。 柴桑回想白天的情形,面对从天而降的娘亲,她并没有表现得很热络,但在那名妇人提出想进宫看她时,她也并没有拒绝。 可见她心里,也是矛盾的。 “饿不饿?”柴桑低声问,话语里满是温柔。 九歌这才发现柴桑不知什么时候坐在了自己身边。 她摇了摇头,嘴角努力扯出一丝笑。 “我可还没用膳呢。”说着,柴桑招了招手,兰姐儿便把膳食送了进来,摆在了桌子上。 只是九歌不动,柴桑也不动。 “我没事。”九歌拿起筷子,塞进柴桑的手里。 然而柴桑并没有下一步的动作,只是看着她。 九歌无奈,只得拿起筷子,夹了菜送到了自己嘴里。 用过了膳,柴桑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拿了本书坐在九歌身边,静静陪着她。 “我好像,不需要娘亲。”九歌突然开口。 柴桑立刻把书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