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宋锦绣悬着的一颗心顿时落了回去。她正愁着花生酥做失败了不符合扬州人的胃口,却没想,扬州口味吃惯了甜腻,偶尔来一点味道特别的,倒能让人眼前一亮。
三人又续了一会话,通过交谈,宋锦绣得知胖婶子姓王,家中是地地道道的扬州城本地人,居于不远处的隔壁街巷。而瘦婶子李氏,则是早年从外乡嫁到扬州城,已经在扬州城生活了多年。
王氏与李氏在这一条街区住的久,自然对周围环境十分熟悉。宋锦绣初来乍到还摸不到什么门道,不由借着交谈的机会细细打听周围的情况。
“宋妹子,你的手艺开一家小食肆绰绰有余。不过嘛,你初来乍到扬州城,不知道我们这一片街区有多少做生意糊口的人家。”王氏认真给宋锦绣分析道:“你看,这条街过去整整一条临水街,那都是卖茶水点心的食摊,平日里还有挑着扁担卖货的货郎。”
李氏赞同的点了点头,道:“正是这个理。宋妹子想要做生意,除了味道上要做出你们家乡的特色,那还得让人知道你开张了不是……今日若不是我与王婶子路过这儿,闻到了这花生酥的香气,还不知道这儿还藏着一家小店呢。”
王氏与李氏的话倒是提醒了宋锦绣,她先前一心想着研究小食肆的美食,倒是忽略了宣传问题。
“多谢两位婶子提点,妹妹记下了。改日等妹妹的小食肆开了张,还请两位婶子过来捧捧场。”宋锦绣感激地笑道。
“那是一定!”王氏与李氏都觉得宋锦绣这姑娘为人淳朴,热情又和善,不免生出了几分好感,“你一个姑娘家在外闯荡着实幸苦,怎么不见你家里人帮帮你?”
古代女子这般年龄,早就嫁作人妇相夫教子了,像宋锦绣这般愿意出来抛头露面赚钱的女子少之又少。
宋锦绣原本也没想着隐瞒,随口编造道:“婶子们有所不知,年前我夫家大病一场,全家人都不幸身亡了,只留下我一个流落到了扬州城。”
对于李全一家这等忘恩负义之辈,就该天打雷劈,宋锦绣这一番话编得可谓毫无愧疚。
闻言,王氏与李氏不免有些动容,同情道:“原来如此。”
“宋妹子的身世居然如此凄苦,一个女人家在外讨生活不容易啊。”王氏连忙表示道:“如今你来了扬州城,大家都是街坊邻居,日后若有什么事,只管来找婶子们帮忙。”
李氏也拍了拍宋锦绣的手,道:“宋妹子有什么要帮忙的便说,千万别客气。”
宋锦绣一怔,没想到自己随口一编还起到了卖惨的效果,顿时有些不好意思道:“多谢两位婶子,两位婶子都是心善之人,以后有空常来玩。”
三人又闲聊了几句,方才依依不舍的话别了。
待宋锦绣送走了王氏与李氏,不由开始考虑要怎么给小食肆做开张宣传这一件事。古代的店铺开张无非就是放放鞭炮,请民间仪仗队敲锣打鼓,确实没什么新意。
宋锦绣好歹也是一个现代人,她当即决定利用现代的营销模式来宣传小食肆,至于具体怎么宣传……宋锦绣脑海里闪过了以前在现代经常看到的商家酬宾、引流活动。
打定了注意,宋锦绣便开始做小食肆的开张准备了。店铺里的卫生基本已经打扫好了,目前最重要的便是订下小食肆贩卖的食物与宣传。
古代没有菜单这一种说法,一般小食肆墙壁上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木牌,这种木牌被称作为食牌,食客们进了店,目光首先就会朝食牌上扫,以此决定自己吃什么,若是没看到足够吸引人的美食,自然会拂袖离去。
因此,食牌的吸引度对一家小食肆而言至关重要。
宋锦绣从昨日买回的生活用品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空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