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十六年,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可偏偏天不遂人愿,刚入春分,便有凉州爆发时疫的消息传进了京城,闹得人心惶惶。
为表圣恩,皇帝除了调配人员前去疫区处理相关事务,又下旨令太医院院使组织人手前去疫区救治灾民,李时瑾自愿报了名,李明月得知此事,当天便觐见太后,自请去疫区治病救人。
面对跪在地上主动请缨的李明月,太后简直脑仁疼,她用手揉了揉太阳穴,叹气道:“你想出宫,哀家自会恩准,何必去凉州冒这个险?”
李明月低眉敛目,说:“并非如此,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明月虽人小力微,但身为医者,义不容辞。”
太后闻言,盯着她看了半饷,见她目光清正,毫不心虚,这才缓了脸色。
她拍了怕软塌的扶手,示意李明月坐到她跟前的脚蹬上来。
李明月起身坐过去,太后低头望着她,缓声道:“你既然要去,哀家有些话要嘱咐你。”
李明月低头应是:“请太后娘娘吩咐。”
“你是女子,不嫁立世本就不易,更别说行医济世了,分明医术不弱,只因不是男子,仿佛天生就比人低了一等,无论走到哪里,总是要多受许多无谓的白眼和质疑。”太后叹了口气,“哀家曾想给你指一门好婚事,毕竟已婚妇人,不仅行事更加方便,更代表着身后有所依仗,但你是个性子执拗的,不愿意便罢了。”
李明月微微一愣,嘴唇微抿,感觉有些复杂。
太后继续道:“你既心有大志,哀家也不愿耽误了你,出发之前哀家会请皇帝赐你一块女医金牌,准你见官不跪,想来有御赐金牌在,没人敢当面给你难看,今后你说话行事,也能多一分底气,若是哪天你改了主意,只管回来,哀家替你寻个好人家。”
李明月鼻子有些发酸,低头不语。
她自入宫之后,步步小心,从没放下过心中的警惕和戒备,哪怕谢长风曾对她说过太后性情和善,她也从未相信过,不过是装模作样罢了。
没想到太后对她却是真心关爱,事事都为她考虑到了,还嘱咐了这么多,哪怕有些观点她并不认同,却也能感受到她的关心和爱护之情,她自诩没心没肺,此时心头也不免生出了几分愧疚。
李明月重新跪下,诚心叩首谢恩:“谢太后娘娘恩典。”
太后脸上露出了一抹慈爱的笑容。
疫情紧急,刻不容缓,李明月提着行囊,穿过长长的甬道,经过守门侍卫的检查,终于踏出了宫门。
她回头望去,只见背后的皇宫红墙金瓦,巍峨高耸,好似一头盘踞于此的雄伟巨兽。
在外面等候多时的李时瑾走过来,小声问:“明月,怎么了?”
李明月回过神来,对他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前方天高海阔,她不再回头看,大步向前走去。
————————
红梅园里,一阵风吹来,带起一阵清香,有数点红梅花瓣从太后面前飘过,又被风卷起来,洋洋洒洒地飞远了。
夏蝉姑姑把手炉递给太后,又帮她整理了一下狐皮披风,关切道:“太后娘娘若是想赏梅,奴婢会让人把红梅剪枝插瓶,何苦来这里受冻?”
太后听了她的话,望着四方宫墙沉默良久,才叹息一声:“有的人想进来,有的人却想出去。”
夏蝉姑姑手上一顿,没有说话,太后对她笑笑:“回去吧。”
她小心扶着她的手臂,带着身后的一大群宫人,一起往回走去。
——————————
三天后,由朝臣和太医组成的队伍便要带着各种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