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8 章(2 / 3)

曾在楚云兮家乡做了五年知县,据楚云兮所言,其生而丧母,幼年丧父,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扫把星,无人愿意收留,是乐伯庸见他实在可怜,收在身边做个书童,这才得以维生,就连云兮这名字都是乐伯庸帮忙取的。

后来,乐伯庸又供楚云兮入学堂习读圣人之言,望其能成大器。

楚云兮也是个争气的人,乐伯庸回京高升后数年,楚云兮科举高中,只不过出身贫寒,又不愿卷进党派之争,只能在偏远地区做个小官。

又经数年,在乐伯庸的帮扶下,楚云兮辗转回京,最终入户部任户部员外郎。

然而不过数日,乐伯庸一朝被贬,与之交好的楚云兮受牵连也被贬广南,在羡水南面的惠春城做了个城门校尉,竟是刚入京,又马不停蹄的出了京。

楚云兮的到来,让众人清楚了当初惠春失守的内情。

年初时候,汕姜大军围城,而朝廷此时已经撤军羡北了。

此前楚云兮得了县令的命令,带兵护送惠春人民北上避难,再归来时却见惠春城已焚于烈焰之中。

后来暗中调查打听,楚云兮才知道,惠春县令耗尽全城的存油和木材,在百姓全部迁出后,找了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放火烧了惠春,大火多日不灭,等火灭汕姜入城后,发现惠春县令早已自缢于府内,尸首被压在焦黑的房梁下,叫大火烧得不成人样了。

也正是因为汕姜人没能从惠春搜刮到粮草,到羡北时已几近弹尽粮绝,所以渡念之失踪后才草草退军。

众人听后唏嘘不已。

自从惠春失守,这几个月楚云兮便带着其余部将辗转于广南各处,期间与汕姜斡旋收留了不少沦陷区的流民。

众人曾也考虑过回归朝廷,但想到惠春县令,又见到解千秋被押解回京,便彻底对朝廷死了心,决定留在广南抗击汕兵。

时隔两年,乐施再次得到了解千秋的消息。

“解大人为何会被押解回京!”乐施忙问道。

“此前解大人所言,皇上要与汕姜义和,白白将广南全境送给汕姜人了。”楚云兮痛心疾首,“朝廷命南伐军撤军广阳江北部,解大人抗旨不遵,便被夺了职位,押回京城了。”

乐施惊得跌坐在椅子上。

解千秋和将军吵得最凶的时候也不过破口大骂,没想到两年不见,竟然连皇上的命令都敢违抗了。

乐施坐立不安,于是向楚云兮询问:“楚君子可曾见到了解大人?解大人情况如何?”

楚云兮点头,而后又否认道:“在下不知解大人现状如何,但有幸在解大人被夺职前与之相谈,是解大人为在下指了一条明路。”

乐施:“这明路可是?”

楚云兮:“姑娘猜的没错,解大人同在下讲,若在下留在广南,危难时可入小罗山深处寻求庇护,那里的主事人是乐大人的女儿,是信得过的人,后来正巧听说姑娘在招兵抗击汕军,在下便前来自荐了。”

乐施心中一阵恍惚。

原来解千秋是知道她的身世的。

乐施想起自己不止一次骂解千秋蠢笨,轻易信了一个陌生女子,原来人家早就私下对她有过了解,也真是贻笑大方。

楚云兮的军队解了乐施的燃眉之急,两人组成楚乐联军,有来自守军的势力在背后撑腰,又打出了乐伯庸的名号,联军一时风头无两,许多观望的人中也愿意跟随,加上楚云兮带来的士兵,此时楚乐联军的兵力已经增长到了五千人。

就在乐施因为瞬间壮大的兵力而欣喜若狂之时,逃难的百姓给她泼了一头冷水。

“不好了!”

报信的依然是刘大山,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天职,整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