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 独12旅的旅长郑源,此前已经得到了二战区阎锡山司令长官部的电令,要他们向临汾靠拢;发这道命令的,当然是阎锡山的晋绥军系。 可目前在南同蒲路沿线布防的,却清一色是卫立煌的中-央军系,十七军八十四师顶在最前面的灵石,韩信岭一带则是刘茂恩的十五军一部,他们的后面,是李默庵的十四军一部。因此,从文城开着火车逃到灵石的独12旅,根本就没有被允许进入灵石县城,早在铁道线上设了屏障的中-央军缴了他们的火车,并将他们赶到城外布防,并一再申明这是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卫立煌将军的命令。 郑源傻了眼,他急忙紧急联络上了二战区阎长官部,后者仍电令他们速来临汾。但阎长官的电令,在中-央军这帮丘八眼里等同废纸。郑源只好再度致电阎长官部告状,对方则抹了稀泥,要他暂时执行卫长官的命令。显然,阎锡山不愿意为了这区区一两千人的杂牌而与卫立煌撕破脸皮。 紧要关头,独12旅的副官撺掇郑源带队脱离同蒲铁道线,沿着公路先向东南方向的平泉县转进,既避开中-央军的掣肘,也脱离日军的追杀。 但中-央军八十四师就在自己身后,此刻贸然脱离,势必要冲击其防线,搞不好,两军会发生火并。郑源旅长很清楚,自己的这个569团,不仅打不过日本人,恐怕同样也不是中-央军的对手。 他决定先按照八十四师的命令,就地在城外布置防线——569团的官兵则大骂中-央军不地道,让他们在城外挨日军的第一枪。 “八十四师也不是什么劲旅!”郑源恨恨地对副官以及几个手下说:“他们不会在铁道线上跟日本人死拼的,等到开打,我们就脚底抹油!” 郑源说到做到,当几天后萩原旅团的高木步兵大队沿着铁道线攻上来的时候,他们在简陋的临时工事里只抵挡了十几分钟,及至日军的炮火开始轰击,郑源立即下令撤出工事,向铁道线以东撤走。 而八十四师并不去理会独12旅的擅自撤退行径。因为他们也没有打算死守的,不到半天光景,灵石县就被放弃,日本兵轻而易举地将太阳旗插到了城楼之上。 郑源于是再度侥幸逃脱,他们先是脱离铁道线一路向东狂奔了二三里,并转到了一条黄土公路上,那正是灵石县通往平泉县的简陋公路。在终点平泉,他与手下的逃兵团长田明达,意外地会了师,并从此在那里扎下了营盘。 这时,犹如惊弓之鸟的晋军独12旅还不知道,就在平泉县城可以望得见的关门山,沿山麓向北行进四十里,八路军的林师徐旅二营,同样建立起了自己的一片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