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差点昏过去。 谢玄英道:“我去喊人。” 他起身到外边,随便点了两个小太监,吩咐他们去各家传话,令其进宫候命。 - 靖海侯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可身体相当好。 谢家火树银花,他把玩着手上的杯盏,精神奕奕地看着孙子孙女在庭院里缠着老四放炮。 柳氏坐在他身边,一会儿笑一会儿皱眉,谁都知道是在为两个儿子发愁。但她什么都没说,叹了口气,看看表:“快子时了,端汤圆吧。” 于是,一家人又聚拢过来,分吃汤圆。 小孩子们吃到铜钱,大呼小叫起来,阖家热闹。 靖海侯吃得很慢,但碗里十几个一个没剩,都安安稳稳地送进了肚子。 “侯爷还是留神些,仔细克化不动。”柳氏劝诫。 “无妨,不过怕万一……唔。”靖海侯眼尖,瞧见大管家快步走来,“侯爷,三爷派人传话,道是请您立即进宫。” 靖海侯眼中精光一闪:“知道了,我这就去。”他嘱咐柳氏,“家里交给你,老二,看好门户。” 柳氏和谢二都知道现在进宫意味着什么,立马应下。 莫大奶奶、荣二奶奶和魏氏搂过各自的孩子,催促他们回屋睡觉。 谢家忙中有序地运转了起来。 昌平侯家、杨首辅家、曹次辅家、薛尚书家、段春熙家亦是如此。 他们接到消息,虽然惊愕,却也有心理准备,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宫里。 谢玄英在乾阳宫等着他们到来。 杨首辅见到他,微微挑了挑眉毛:“陛下如何了?” “太医正在施针。”谢玄英谨慎道,“请诸位大人提前进宫,不过以防万一。” 正旦本就要进宫朝贺,稍微早一点上门,不算太过分。 “谨慎些好。”靖海侯立马出声帮腔,“我们就在偏殿等一等吧。” 杨首辅却不肯轻易让出主动权:“陛下怎么样了?我要亲眼见一见陛下。” 皇帝病重至今,越来越不肯见他们,可若最紧要的关头,只有太监宫妃在身边怎么行?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做手脚,假传旨意。 他必须亲眼见到皇帝,确保他还活着才行。 “那诸位就在帘子外看一眼吧。”谢玄英轻声道,“不要扰乱太医诊治。” 他退后两步,给他们让路。 杨首辅率先走进去,往里间张望了眼。 盛院使和擅长针灸的郑御医正交头接耳,为躺在龙床上的皇帝下针。 他有点老花,但不近视,借着满室的蜡烛,能看见皇帝的胸膛微微起伏。 杨首辅松了口气,退出两步,又问:“太子殿下在哪里?” “在东偏殿。”谢玄英回答道,“今日陛下传太子、齐王、善德公主一道守岁,皇贵妃、淑妃娘娘也在。” 杨首辅既满意又不满意,满意之处在于太子,不满意的是齐王等人。 但转念一想,齐王还是个婴孩,无关紧要,便也罢了。 “那我们就在偏殿等等吧。”他发话。 靖海侯瞄了眼屋内,发现立在墙角阴影处的儿媳妇,满意了。 “三郎。”他使眼色,“你跟我们一道等着吧。” “是。”谢玄英跟着众臣到了西偏殿。 小太监端上浓茶,挪近火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