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不知道这说的是哪户的人家?”王福全好奇的问。 张媒公凑近了,眉飞色舞的:“嗨,也不远,就是隔壁村儿的,张屠夫的小哥儿,你可能也听说过,他们家条件和你们家也差不多,算得上是门当户对,人家也是不愁吃喝的,和你们家老大那可真是天造的一双,地设的一对,而且人家那小哥长得腚大腰圆的,肯定是好生养的,保准过门儿了第一年就给你生个大胖孙女儿。” “是她们家,”王福全了然,那个张屠夫他也是知道的,在镇上卖了十几年猪肉,有时候他也会去那里买点儿肉给孩子香香嘴,是个老实的人,看他拮据,有时候还会送他些免费的猪下水。 王福全也不求以后娶的女婿能有多贴心,至少别作妖就行,安安分分的过日子,他娘老子人不错,养的小哥儿应该也不差什么。 “多大了?”王福全问。 张媒公一看有戏,顿时来劲,“哎呦,不大不大,过了年才十六呢,好些人家相中人家的小哥儿,人家都没愿意,这也是看中你们家大姑娘前途无量,这才托我说来了。” “品性怎么样啊?”王福全到底还是有点不放心,想要更多了解一些。 “那是顶顶好的啊,咱乡下人不说琴棋书画,那针织女工是没得说的,做的那个鞋样子,哎呦,那是真好看啊,针脚又密又软,十里八村都找不到做工这样好的小哥儿。家里有个姐姐19岁,已经娶了夫郎了,也跟着她娘在镇上卖肉,都是安分守己的人家,而且人家家里舍得,小哥儿跟着读了几年书,识文断字那是没问题的,这可是十里八乡的独一份儿!” “你看你们家这么忙,又是忙生意,又是忙地里的活儿,你们家大姑娘还要读书,恐怕也分不出多少功夫来照顾她吧,这要是娶了夫郎就不一样了,那可就有专人照顾了,大姑娘也能一门心思的读书,将来考上秀才中状元,那可是光耀门楣啊!” 一说这王福全可就更高兴了,识字儿那可是稀罕人物,光这个就配得上自家大闺女了。 这正说着,陆陆续续的有在这儿干活的人进来,见了这满院子的土豆都惊讶的看半天,扯着问了几句,才啧啧称奇的进了厨房忙活。 “这是?” “村里人这个点儿闲不住,来帮忙的。”王福全笑笑。 搁以前他是不敢想能雇佣这么多人干活,农家谁忙不过来搭把手也是有的,哪能要人家钱呢,那成什么了,不得在背后叫人家说死。 现在不知道是不是“家大业大”,家里有了点儿小钱,再加上刘堇禾时不时给她们洗脑做生意不是做慈善,有些事不能开头,他虽然是个家庭主夫没读过什么书,也知道听女儿的话。 因此,现在已经能心如止水的指挥大家干活了。 而且果然像闺女说的,不走那些乱七八糟的关系,规规矩矩的该干啥干啥,这些来打工的村里人反而十分高兴的样子,尤其是发工钱的时候。 她们雇的大都是村里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苦命人,老实本分的那种,闺女说了,老实本分比啥都重要,否则就是再穷自家也是不要的,这样的人太折腾,小心把自家好不容易积攒的福气折腾没了。 这话一说王福全选人那可是精挑细选,生怕谁带来“晦气”,自家大闺女可是等着中秀才的,什么事儿都没这重要,冲撞了可亏大了。 而张媒公眼见这么多人来刘家干活,心里也是惊讶。 他单听说刘家做生意很有气色,却不知道她们在村里雇了这么多人,王福全说的是来帮忙,这大家意思都懂,就是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