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下,盛长柏也不喜欢待在京城空耗时间。 在御史职位上做了这么长时间,清理掉了一些蛀虫之后。 在汴梁已经找不到,明显的显眼包可以参奏的情况下,盛长柏对御史这个职位,已经没了多大兴趣。 在汴梁做一下闲官,也做不了什么事情。 其实并不如去地方上做一任主官,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为所欲为的好。 …… 赵宗全这段时间,小动作不断,也不只是单独找了盛长柏一个。 陆陆续续的见了不少人,试图拉拢许多官员,但是效果都不能说好。 就是盛紘这种被赵宗全提拔了的官员,虽然也感激赵宗全,但是也不可能完全为赵宗全卖命,在朝堂之上,就无原则的站赵宗全。 因为皇帝的身份,赵宗全想要官员为国家做事自然不难。 但是想要官员,帮自己争权夺利,对付太后,那就没有人愿意上了。 太后毕竟当了几十年的皇后,跟朝堂上的官员,比赵宗全熟悉多了。 再一个,还是要谈利益,盛长柏一个政治新人。 都觉得现在朝堂之上,三足鼎立的局势不错,更何况是其他的官场老油条。 权利不受制约的话,必然就会导致权利被滥用。 没有人想要看到一个大权独揽,可以瞎搞,没有制约的皇帝存在。 自下而上的路子走不通,皇帝就只能自上而下,找上了宰相韩大相公。 两个人不知聊了什么,也不知进行了什么样的利益交换。 或者是赵宗全,对宰相承诺了什么。 现在的情况是,赵宗全和宰相取得了一定的默契。 现在皇帝算是抛开了太后,又开始和宰相合作,想要把太后手中的权利收回来。 皇帝加上宰相,相比太后还是要能占的到一些上风的。 但是太后手里掌握着玉玺的原因,国家大事,没有太后加盖玉玺,诏书就没有效力。 掌握着玉玺,太后的权利基本盘也就有一定的保证。 和皇帝,宰相的联盟对比起来,也就不会太过落于下风。 朝堂上就又开始了另一波的争权。 朝堂上该争斗争斗,但是科举该来还是来了。 皇帝和太后,对于新科进士,都还是有一定期待的。 朝廷上原有官员不好拉拢,但是这些新科进士不一样。 初入朝堂,正是最容易被拉拢的时候,都希望从新科进士里面,补充一些人手。 到了省试放榜这天,盛紘又带着盛长柏等在了家里,等盛老三的考试成绩。 虽然知道盛长枫中的概率不大,但是全家等候成绩这个仪式感还是有的。 毕竟对于书香世家,也没有比科举更重要的事。 “中了,中了!” 喝着茶的时候,就听到了外面有仆人欣喜呼喊的声音。 “别急,谁中了,三郎中了吗?” 盛长柏出门,叫过来一位欣喜的仆人,诧异的问道。 想着盛长枫有没有超常发挥,被哪个考官喜欢,真的考中的可能。 “中了,是三郎中了,在咱家后院住着的吴家三郎中了。” “滚滚去后院报喜,领喜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