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弹劾倒了四位宰相之后,韩章就成了名,成为了朝廷的重点栽培对象。 接下来韩章就去做了外交官,出使了辽国。 做外交,出门在外可以代表国家,就足够说明了这个职位的含金量。 尤其是大周这种,邻居比自己国力给更强的情况。 外交出使这个位置的责任就更重了一些。 所以在大周朝出使辽国,就有了更深的含义。 只要朝廷选择的出使辽国人选,回来之后都会受到朝廷重用。 从辽国回来了之后,韩章就成为了益、利两路安抚使,随后又转任陕西安抚使,成为一方封疆。 然后韩章就在西北和西夏打仗了。 韩章在西北干了五年,战绩的话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被西夏打的狼狈不堪,很是遭受了几场大败。 还是依靠着大周,更胜一筹的国力。 拖垮了西夏的经济,等到了西夏厌战。 两国才签署了停战协议,协议结果就是还是按着大周朝的老传统来,大周朝花钱买平安。 每年给西夏岁赐,不管怎么样的说法,就是送钱。 开榷场,通商贸,为西夏输送物资。 韩章把仗打成这样,打的大周损失惨重,损兵折将,经济濒临崩溃。 还没什么人诟病的原因,在于韩章做的事,符合皇帝和士大夫的利益。 韩章在西北最大的成就,就是成功打压武将武勋集团。 对于武将来说,韩章就一个字杀杀杀。 在西北走到哪杀到哪,成功打击了武将的嚣张气焰,跋扈风气。 然后韩章就以屡战屡败的战绩,和成功打压了武勋的功劳。 成功的入主了枢密院做枢密副使。 枢密院算是大周最高军事机构,相当于国防部,负责国家军队的组织、调度和指挥。 枢密使是一号,号称兵相,韩章是副使军方二号。 已经算是成为了国家高层,然后韩章就是想在大周搞政治改革,闹了一个轰轰烈烈,最后是一个无疾而终。 改革不成,韩章又离开汴梁,躲外面去了。 韩章到河北,河东,镇守了十年北疆。 因为大周年年给辽国交保护费的原因,韩章这镇守北疆,其实也没太大的意义。 韩章在北疆十年的意义,主要还是压制武将。 韩章还是老一套,对于武将就是杀杀杀,直接给人给杀的胆寒,军队和武将自然就会跟猫一样老实。 对武将打压很成功的原因,仁宗就把韩章调回了汴梁当枢密使。 这次做一号,国防部部长,继续的压制军队。 干了两年成绩不错,韩琦就直接就被仁宗拜了相。 成为宰相了之后,韩章这个人就变了。 韩章以前做事,还算是符合士大夫的准则。 成为了宰相之后,韩章也就越来越不像是一个士大夫。 做各种事情,更多就是为了自己的私心,谋求的也是自己一家的私利。 也不知是被权利给腐了蚀,还是已经做到了人臣巅峰,已经不需要伪装,暴露了本性。 就连逼迫老皇帝立储,也是韩章想要一个从龙拥立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