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性质不同的区域进行纹路撵转、效果波及。 此外,纹路对于非生命体的‘侵蚀’速度也会降低,并不如生命体那般容易化为灰灰。 这种观察结果,一方面使得巫医们更清楚、更直观的了解到该类法术的各项参数; 在另一方面,也使得此前本就因火山蝾螈‘金属附魔’能力而动摇的‘能量观’被推翻。 在前后相合之下,巫医们不再将‘无能量’与‘死体’挂钩,转而提出了‘万物有能论’、认为能量并非生物体的特有物; 而此种观点,在结合了已趋近成熟的化学理论、光学理论后,便进一步得出了‘化学键’、‘红外辐射’等应用、或观察‘死物’能量的手段,再次为科学的道路添砖加瓦。 当然,对于魔晶施法本身的观察结果,也在同步的增加着..... 就像先前研究高等蝾螈魔晶时那般,巫医们通过堆叠巫医的数量,改变了类法术的激发时间、激发类别,并先后再现了好几类源自地窟狼魔晶的攻击手段。 最开始被呈现的、自然是先前所提‘单风刃’,当负责能量输入的巫医增至30名时,风刃的第一次时间压缩上限被触及、其激发速度被减至40df/每次左右; 之后,在巫医数量从31渐渐增至50名的过程内,‘单风刃’的强度得到了递进式提升,无论是威力、射速、还是射程等方面,均因此而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增长; 再之后,于51-70名巫医的增加过程中,风刃强度恢复最初未增长时的水平,但风刃数量却开始成倍数的增加,直至最后70名巫医合力进行催动时,被增强至能够数百风刃齐发的程度; 在71名巫医上阵时,单风刃强度立刻恢复到先前被强化后的最高水平,而在此后、巫医的数目逐渐增加至90名的期间内,其威力虽不见增长、但射速却开始加快,并最终大致抵达到15df/发的地步; 及至91-110名巫医的增长区间时,被激发的类法术再次转换为‘多风刃’,且在保持了先前数百风刃齐发的最高水平之同时,还一路将激发时间缩减至‘瞬发’; 而当巫医数量从110名、增长至127名之时,被触发的类法术再次被改换为了‘单风刃’,其强度保持在了先前所达到的最高水平,但渐渐的将其射速压缩至了‘瞬发’的地步。 至此时,由于已经达至巫医存在数量的上限,验证工作由此被迫结束...... 此外,验证并非空射、期间对标靶也进行了多次的更替; 过程中,除了必备的‘母树重装甲’、‘钢木重装甲’等常规目标外,地窟狼自身、以及两只高等蝾螈也献身成为了被攻击目标。 期间,虽然攻击方式、附着纹理作用方式都有所不同,但装甲防护效果方面的验证结论,却与高等蝾螈魔晶相差并不算太多; 综合成果表明,只有‘母树重装甲’具备了一定的抗衡之力,其通过叠三层甲、能扛住地窟狼魔晶现阶段的全力一击; ‘钢木重装’次之,叠9层时才能扛过一击; 而‘无装甲’的母树木质、钢木木质,则没有丝毫防护能力的被一刀两断,并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在短时间内化为了飞灰。 此中,锋锐无比的直接攻击先不必去提,单是后续的附加效果、便超出了巫医们现有造物的承受极限; 在面对这种持续性伤害时,所有装甲、特种木质都只能拖延伤害效果、而无法使之彻底消泯,甚至就连‘拖延’后的‘平衡停滞’也无法达成,除非增加功耗更大的损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