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无音讯。 官衙说,你二人凶多吉少,便是活着,也恐怕是被流窜的拐子拐走了,早就出了江南西道。阿娘膝下只你与柳儿两个女郎,怎甘心放弃? 这些年来,阿娘变卖家产,四处寻你姊妹二人,皆无所获。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阿娘于二月前行至保定,遇一道长。 那道长为阿娘卜一卦,告诉阿娘你在上京城,令我去上京城等候,至多明年四月便能见到你。阿娘本就是到处寻你,就依他所言到了上京城,却不料当真遇见你,甚至提前了。那道长,必是神仙降世!” 若兰居士的故事,说得如同光怪陆离的话本一般。 双采幼时的记忆太淡了,她浑然不记得丁点儿父母相关,从记事起便被人牙子扣在手里,与阿姊相依为命。 人牙子手里头的姊妹也有不少,大多都是因家中贫困被父母卖了的,双采也曾问过阿姊自己的身世,但阿姊并不多言,只会叹气——她便以为她二人也是被卖的,再没起疑。 若兰居士所讲述的一切,双采初时还有些不信,可听到若兰居士说起自己与阿姊耳后的蝴蝶胎记,便已是一震。再听她言及的时间,不由自主地算了起来。 如今是太康十九年末,双采正好十五岁。 若按若兰居士所言,她的长女柳儿五岁,檀儿三岁,于天康七年一同失踪,到如今统共十二年,“檀儿”应当十五岁,正合双采年龄。 而双采记得的阿姊,也确实比她大三岁,皆与若兰居士所言对得上。 清晰的记忆与理智不断冲突,双采不禁面色怔怔,口中仍旧道:“居士所言,我确实不知……” 若兰居士见她面上并无动容,心中更是悲从中来,死死地拉住双采,大哭不已。 明棠在一侧站着,露出些恰到好处的惊异来,心中却对这一切早有预料。 当初她在院中救下被打得血肉模糊的双采,正是因为双采前世里的大运道——彼时她刚刚被明以江收入房中,正是受宠之时,于次年四月陪同明以江一同到白马寺祈福,被一带发修行的女居士认出。 后来几番往来,才得知双采正是这女居士走失多年的次女顾思檀。 而这若兰居士的身份,确实非富即贵。 她是大梁朝昔年唯一的异姓王——庐陵王闵行之一母同胞的胞妹,名唤闵若兰,嫁予江南西道的百年士族顾氏为长媳。 闵信王虽因谋反而死,但顾氏地位特殊,已为顾家妇的闵若兰并未被波及。她是长房嫡妻,又甚得夫君疼爱,在顾氏一直十分顺风顺水,诞育长女顾思柳,次女顾思檀。 闵若兰坚持要外出远行寻女,甚至为了出行方便而入了佛寺带发修行,其夫顾远章因操持顾氏无暇离开豫章郡,也以钱财人力鼎力支持。 夫妻二人情比金坚,闵若兰认回彼时已经被明以江收为通房的双采后,只觉得通房身份实在折辱人,原想带她离去。 但双采彼时已有身孕,经不起舟车劳顿的折腾,加之双采留恋从小长大的上京,闵若兰便立即传信予顾远章,令其亲自远赴上京,二人一同以顾家权势钱财砸通上下关系,消了她的奴籍,捧得双采一跃成为明以江的正妻,成了真主子。 而高老夫人因为当年曾从人牙子手中买下双采并善待之,亦得了顾氏不少好处。 这便是明棠早就知道的大运道。 亦或者而言,她今日来白马寺,就是为了替双采寻闵若兰这一门亲。 双采的心思太显眼,而明棠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