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朱标的沉默,整个空气都安静下来。 看着朱标如此失魂的模样,朱允熥有些不忍心,他伸出筷子给朱标夹菜。 “只要李成桂在高丽发动宫变,北元一定会得知此事。” “甚至于大明愿意给予李成桂兵力援助的事情也瞒不住。” “届时北元就会知道是大明在背后扶植李成桂。” “这可能使得本身就对李成桂怀恨在心的北元对大明更加恨之入骨。” “若是说北元想援助王禑,对李成桂发兵,孩儿认为不可能。” “因为内蒙古和高丽中间隔着辽东。” “辽东现在已经被大明收复,北元再无可能在辽东来去自如。” “对付不了李成桂,北元很有可能会将报复的目标转到咱大明的身上,到那个时候北元就会南下。” “孩儿听闻是二皇叔、三皇叔、四皇叔在北方镇守。” “父王有必要派人提醒各位皇叔,让他们对北元严加防范,及早准备。” “若是北元胆敢南下,能打他个措手不及才好。” 朱允熥说话时,朱标便连连点头。 便是连看向朱允熥的眼神都有些侧目! 不得不说,朱允熥这一番话逻辑严谨、有理有据。 且分析得十分全面、透彻、深刻。 需要注意的东西全都能考虑到不说,便是那些别人注意不到的东西他也能考虑得十分周全。 朱允熥的这一点让朱标满怀安慰。 次日 奉天殿 “父皇,儿臣有事请奏。” “近日李成桂已经联络好各方势力,准备发动宫变。” “但鉴于北元与高丽交好,儿臣认为北元可能会施加报复。” “惟恐北元南下,儿臣认为应该多加防范。” 说完后朱标将手里的奏折递给了王景弘。 听了朱标的话,朱元璋点了点头。 确实应该考虑北元,毕竟北元在内蒙边境一直伺机而动,就等着哪天重回中原。 接过王景弘手里的奏折,朱元璋翻开看了起来。 待看到朱允熥的名字时,朱元璋略为震惊的抬头看向朱标。 “这是允熥提出来的?” 听到朱元璋提及允熥的名字,朱标点了点头。 “是的。” 待看完奏折后,朱元璋接着说道。 “靖安王提出要及早告知镇守北方的秦王、晋王和燕王,让他们多加防范。” “此法可行,就按靖安王说得办吧。” “臣领旨。” 听到朱元璋的话后,通政司通政使李煦持象笏出班。 在听了朱元璋和朱标他们的对话,朝堂上的人无不惊讶。 此时文武百官对此议论纷纷。 “皇上说的就是太子殿下的儿子,那个年龄最小的郡王?” “就是他。” “听李煦李大人说对付高丽的办法也是他提出来的。” “现在又提出了提防北元,郡王想的颇为周全。” “那可不是,咱这郡王可不是一般的聪慧,堪比神童。” “要说这郡王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