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打服了,将当前一批最为凶悍的清剿干净,再良性引导贸易,才是釜底抽薪,让这些海盗再无翻身之地。 胡宗宪继续请教:“不知中策何为?” 李彦道:“防江必先防海,水师胜于陆战,中策是以水师攻倭贼据点,扫荡巢穴,断其归路,贼子当不战而溃。” 胡宗宪低声道:“此法朝堂之上也多有议论,只是倭贼狡猾,至今我们都不知其巢穴位于何处,想要为之太过困难!” 李彦道:“再困难,都要确定目标,否则在沿海城镇爆发的交锋再多,倭寇 的有生力量都很难有根本性的折损。” 胡宗宪叹了口气:“是啊,看来先生的下策,则是强振陆兵,与倭寇正面抗衡了?” 李彦道:“不错,下策是多募将才,训练各军,严明赏罚,大力整顿,将倭寇打疼打怕,固然持续不了多久,但至少让东南城镇不至于沦为任其宰割的羔羊。” 胡宗宪苦笑:“依旧是难!” 马宁远都沉默了。 无论什么战略方针,都是难难难. 这说明大明才是真的难! 胡宗宪同样不满于现状,却没有半分气馁,起身郑重行礼:“倭寇之乱关系到千千万万黎民的生计,胡某在此有个不情之请,我等欲平倭乱者,当为同盟,无论在朝在野,在此事上当团结一心,守望相助!” 李彦凝视着这位人到中年,依旧满腔抱负的大明官员,起身正色还了一礼,给予承诺:“好!” 胡宗宪并不知道这份承诺意味着什么,陶隐则依稀觉得,这位似乎走大运了。 李彦这一世的目标,是冲击仙神,攀登更高的境界,对于俗世的关心,尤其是对俗世官员的注意,其实远远比不上前两世,毕竟该经历 的他都已经历过了。 但很多事情,并没有麻木以对。 比如痛恨的倭寇,他依旧准备以最快最好的方式加以剿灭,戚家军也必不可少。 恰好历史上,真正让戚继光和戚家军大展拳脚的,正是眼前的胡宗宪。 没有胡宗宪的鼎力支持,就没有戚继光与戚家军,而没有严嵩的鼎力支持,有没有胡宗宪的青云直上,却也由此埋下了巨大的祸根,最终落得个凄惨身亡的下场。 现在这个时间,胡宗宪尚未投靠严嵩,反倒来拜访,耐心等待三个多时辰,这番缘分与赤诚,进取与抱负,让李彦都有了触动,多加了一个小目标。 在修仙的同时,也成为一棵参天大树,为这个时代那些下场可悲的能臣良将,遮风挡雨! 〔请不要转码阅读(类似百度)会丢失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