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三百四十四章、都有出路都有机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四章、都有出路都有机会(3 / 5)

r> 那为首的年轻人猛然拍了拍桌子,面露愤怒之色。

“这办高考培训班和技校的事情是上头吩咐下来的,咱们只办了个新中华,技校还没来得及开张呢”

另外一名一直没说话的年轻人叹了一口气说道。

这中华奋进会,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大学城里面学生组织中的“保皇党”。

加入人数众多。

不过核心就三人。

为首的,是现大学士府的首席大学士陶必铨之子陶澍。

陶澍,字子霖,湖南人。

而另外一位,就是如今大明海军军官学院操船教官赛关公关守忠之子关天培。

关天培,字仲因,籍贯江苏,但从小生于广东。

剩下的这位则是出自广州番禺张氏张维屏。

张维屏,字子树,广东番禺人。

三人都是二十岁左右,接受过完整的“新学教育”的年轻人。

和杜如松、吴信中等人天然就尿不到一路去。

这“中华奋进会”,按现在的说法,也是个相当激进的“极右翼学生组织”。

主张自然也是朱皇帝那一套,而且明显更加激进。

关天培眉头紧锁,说道:“子霖兄,这上头让咱们成立新学培训学校吸纳三十岁以上的士子,现在被人横插一脚.”

“无妨,上头无非是要让那些三十岁以上的读书人有条出路,同时又能壮大新学,仅此而已。”陶澍说道,“咱们办这培训学校本就有带动民间资金进入的目的,现在只不过是有人先办了而已。”

“但是办这学校的是“民主共和研究会”的吴望海孙闻等人,会不会.”张维屏面带忧色的说道。

“屁股决定脑袋,等那些从新式学校走出来的学生们需要依靠新学谋生的时候,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自然会为自己的屁股发声。”陶澍说道。

关天培微微一笑,道:“他们“民主共和研究会”也就只有十八人,号称十八罗汉,但其实比较活跃的也就是吴望海、孙闻等寥寥三四个人而已,如果不是吴望海那嘶有钱,他们这个“民主共和研究会”的牌子怕是一天都挂不下去。他们要办学校肯定要去各大学校招人去当老师的,那好啊,咱们动员咱们的人去兰详当老师去,嘿嘿”

“借鸡生蛋!好计谋!”

陶澍和张维屏两人顿时眼前一亮,抚掌称善。

民主共和研究会只有十八罗汉。

但中华奋进会可是有上千名会员的。

而且都是在黄埔大学城相当活跃的大学生。

所以.

动员中华奋进会的人去兰详当老师。

学校是你办的。

但洗脑的人.呃,老师是我的人。

一举两得。

中都,北城天子别院。

会客厅内。

隶属于大明皇室财团的新中华教育集团的总经理卢继业正在拿着一份报表,对朱道桦说道。

“陛下,截止1月底,我们一共招收了15000名专科学员,分别属于纺织、钢铁、造船、化学、建筑、制药、农业、采矿、金融、商业、瓷器、畜牧、机械等行业,另外还招收到了一些英语、法律、会计、医师等专科的学生。”

“一万五千人?招生顺利吗?”

朱道桦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