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的路上,秦怀回忆着刚才跟苗姨的对话,真是受益匪浅啊。
高级干部的每一句话都风轻云淡、含义丰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全靠个人的领悟。
乡镇干部粗枝大叶,常常出口成脏,抬腿踢人都是常有的事情。
因为面对的都是基层群众、乡下百姓,粗鲁一些也正常。这里说的是二十世纪末90年代的乡镇干部。
县级领导就文明许多,脱离了低级趣味,举止不再粗鄙,注重个人修养。当然,大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的大多出自县级单位。
市级领导又上了一个档次,很注意个人形象,轻易不会发怒拍桌子,讲究润物无声,对干部的称呼就能看出修养高低。
比如市委书记称呼某位副市长,会叫:某某市长,某某同志,不会叫出姓氏,也不会带出“副”字。称呼准确而不觉得疏离。
比如市长称呼书记,就会亲切的叫:某某同志或某某书记,都不会叫出姓氏,显得亲切而自然。
这跟部队恰恰相反,部队等级森严,副职必须要带“副”字,否则就是不懂规矩,会受到批评。
副厅级以上的干部谈起工作来,普遍是云山雾罩,关键在于揣摩,十分考验下级干部的领悟能力。
市领导很少有恶语相向的时候,就算是批评干部,也比较含蓄,能干到这个级别的干部都不是一般人,每个人的涵养与城府都是成正比的。可谓是万中挑一的人才。
当然,其中也有鱼目混珠之辈,比如前世的秦怀这一类人,他们靠的是资历和背景。
秦怀目前对省级领导接触的不多,单从苗姨身上就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气质跟底蕴。这样的层次犹如高山仰止,窥不得全貌。
秦怀坚信自己有一天也能位列其中,主宰沉浮!
翻过年就要召开人代会了,有人建议提拔秦怀为主管文教卫计生的副县长。表面看这个位置职权范围很大,主管文化宣传、教育、计划生育工作,但最后这一项工作最难干,容易背黑锅还得罪人,副县长接到这样的分工都会摇头。
有人提议秦怀替换肖大强,出任政府办主任。提议的人自然是韩县长。他想换掉肖大强的心思从没有淡忘过,虽然肖大强跟秦怀都是周俊生的人,但两害相权取其轻,秦怀总比前者识时务的多,周俊生走后,还不是任由他来拿捏。
还有人推荐秦怀去老干部局主持工作,说什么现任局长年龄到了,秦怀能力突出,一定能更好的为老干部服务。
话说到一半就连发言人自己都说不下去了,这个说话的人就是常务副县长崔长明,一众人向他投去怪异的目光,他臊眉耷眼的闭上了嘴!
周俊生不点头他们所有的想法都落了空!
至于秦怀的工作调整问题,周俊生早有计较,常务副县长就是量身定做的。
虽然只是副县长,但前缀是常务,是县委常委,是决策层的领导。在常委会的排位靠前,仅次于三把手的党委副书记。
因为地域不同,各地常委的排名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看这个位置在当地的权重和个人能力。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某些非常委的副县长权重还比副书记高,并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峡口县要建一座大型炼油厂,那么分管工业的副县长说话的份量就增加了,县里的工作都要给炼油厂让路,服务于大局,这样的副县长自然就有了话语权。
周俊生有能力将秦怀安排到三把手的位置上,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衡量,秦怀若想走得更远,必须要有政府部门的工作履历,这就是磨练,是打基础。
干部一直在党委任职,长期搞党务工作,那么头上就会自带标签,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