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如果才能藉此正视生命的缺陷,并且更进一步思惟观察,最终使我们永除诸闇、离苦得乐的方法。
十二缘起的道理非常玄妙,就好像一座围城,人被关在里面,虽然有门,但是门口站着许多卫兵,不容易出去。众生在生死流转中也是如此,由于贪、瞋、痴、我执、烦恼的牵引,不容易跳出十二缘起的流转。
十二缘起像一颗果树,果树的种子种下后,萌芽、长大、开花、结果;果子落地后又长新株,又再萌芽、生长、开花、结果。新生的果实虽然不是原来的种子,彼此之间却有着密切的关系。众生生死的延续也像种子、果实的相生,一直延续没有间断。我们的过去生、现在生、未来生前后相续,虽然我们的身体在五趣六道中轮回不停,生命主体却是一致的。
“十二缘起说”是佛教的特质,也是释迦牟尼成佛后所悟出的最大法门。佛教所说的悟境,即是悟出世间的一切现象,空间的、时间的、心理的、生理的、物理的、社会的、自然的,凡是现象的起灭转换,无一不是因为因与缘位置的变动、成分的增减、类别的出入所造成的。因此从因缘的观点看世间,一切诸法无一不是幻有的、暂有的、假有的、本性空寂的,不论是人为的还是自然的,凡是可以用触觉、知觉、感觉来认识思辨的东西,都只是假相而已。
明与无明,本来无二无别,能够知道这点,就叫中道诸法实观。依据同样的道理,行与非行、能识与所识、名色五阴的可见与不可见、所有的六入处以及六种神通、触以及所触、受与受灭、爱与爱灭、取与取灭、有与有灭、生与生灭、老死与老死灭,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一个物体的两面而已。如果能够理解这层道理,并且以修行的方法亲证这层道理,就可以离苦得乐,达到佛教的最高境界——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