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缆镇语录> 劳动节劳动(附录:《圆觉经》讲记(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劳动节劳动(附录:《圆觉经》讲记(八))(6 / 6)

诸位菩萨及末世一切众生,想乘智慧之船在如来大觉悟海遨游,应当先发心愿,勤奋修行,断除理障和事障两种障蔽。

这两种障蔽被制伏之后,就可以悟入菩萨境界。如果事障和理障都已永远断灭,那就可以立刻进入如来微妙圆满觉悟的境界,满足了获得菩提正觉和大涅槃的愿望。这就是菩萨种性。

第四种是“不定种性”,也叫“圆顿种性”。一切众生都应该去亲自证得圆满觉悟,碰见有徳行和有学问的善知识,皈依他们精进修行。这时的修行可以分为顿悟和渐修两种。如果选择了如来无上菩提的正确修行之路,那么不管他的根器是大是小,最终都能成就佛果。

第五种是“外道种性”。如果有些众生在寻找善知识的过程中,由于遇到了偏见邪见之人,导致不能正确地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些众生就是外道种性。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因为邪师的过错和谬误,不能怪罪于求道的众生。

“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以上宣说的即是修行者的五类种性以及五种性之间的差别。

菩萨入世的目的,是为了开发未悟众生使之最终觉悟。出于大悲之心,菩萨借助种种权巧方便,示现各种神通变化,面对一切顺境、逆境,与众生打成一片,在潜移默化中使得众生觉悟佛理,获得解脱。

所有这些变化和行为,都是源于无始以来的清净愿力。就好像释迦牟尼佛示现八相成道、观音菩萨示现三十二应身一样,都是教化众生的权巧方便,都是源于佛菩萨的慈悲喜舍之心。

倘若末世一切众生,对于佛所说的大圆满觉生起努力修证的增上精进心,应当从内心发起菩萨清净大愿。

依靠上述清净愿力精进修行,逐渐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等到障碍断尽、誓愿圆满之际,便可登上解脱清净的大法殿堂,证得究竟圆满的微妙庄严境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