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缆镇语录> 金丝雀之死(附录:漫谈中药保健(4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金丝雀之死(附录:漫谈中药保健(49))(3 / 4)

《中国药典》(2015):菟丝子,味辛、甘,平,归肝、肾、脾经。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性状特征

种子类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1.5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用放大镜观察,表面具细密的小点,一端有淡色圆点,其中央有线形种脐。菟丝子质地坚硬,很难用指甲压碎,强压之不碎而被压扁。闻起来气味小,味道也很淡。种皮剥光后,胚乳膜质套状。有一个简单的鉴别方法是,菟丝子用沸水浸泡后,表面有粘性,煮沸至种皮破裂,会露出黄白色细长卷旋状的胚,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吐丝”。

临床应用

1、治肾虚体弱,包括阴虚阳虚,但较常用于补肾阳。菟丝子平补而不峻猛,配其他助阳药如补骨脂、杜仲、鹿茸等治遗精、早泄、腰酸背痛、小便频数等肾阳虚证,仍有较好效果,方如菟丝子丸。此外,慢性肾炎而有肾虚腰痛者,在治疗方剂内可加菟丝子配狗脊。至于治疗肾阴虚,则配熟地、山茱萸肉等。

2、治脾肾皆虚,表现有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或泄泻,用菟丝子取其有止泻作用,常配莲子、淮山药、茯苓、党参等。慢性肾炎属脾肾皆虚者,常用菟丝子配覆盆子、狗脊、党参、黄芪、何首乌、黄精、车前草、旱莲草、炙甘草等。

3、治肾虚胎动、先兆流产,取其有一定的补肾而安胎的作用,常配川续断、桑寄生、杜仲等。治肾虚型月经不调,经量少,经期提前或推后,则用菟丝子、益母草加八珍汤。

4、用于眼科,主要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视蒙、眼花,配车前子、杞子、女贞子、桑椹子等,也可配肾气丸。

5、此外,尚有数种菟丝子制剂供临床应用。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显示,菟丝子主要含三萜酸类、糖类、皂苷类、淀粉等成分,可影响心血管、免疫、生殖等系统,能保肝、抗骨质疏松、抗衰老、抑制白内障等。

食用方法

1、菟丝子粉

材料:菟丝子150g,莲子、山药各100g,茯苓30g。

方法:以上共研为细末。每次约15g,温水冲调食。

功效:本方以菟丝子补养肝肾、补肾阳,莲子、山药补脾益肾,且均能固精,茯苓滋养益脾。用于老人肝肾不足,脾气虚弱,体倦乏力,眩晕耳鸣,饮食减少。

2、菟丝枸杞煎蛋

材料:菟丝子10g,枸杞5g,鸡蛋1个。

方法:鸡蛋敲破倒入碗中,与菟丝子、枸杞子一并调匀,用油煎熟食。

功效:本方以二药补养肝肾,鸡蛋养血,共奏明目之功。用于肝血虚,或肝肾不足,视物昏花。

3、菟丝子粥

材料:菟丝子30g,粳米100g,白糖适量。

方法: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将菟丝子洗净研碎。取锅放入冷水、菟丝子,煮沸后约15分钟,滤去药渣,加入粳米,用旺火煮开后改小火,续煮至粥成,然后加入白糖调味,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适用于肾气不足所致的阳痿、遗精、早泄、小便频数、尿有余沥、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以及妇人带下、习惯性流产。

4、菟丝子羊脊骨汤

材料:羊脊骨(连尾)1副,肉苁蓉25克,菟丝子18克,食盐少许。

方法:菟丝子用酒浸3日,晒干,捣末;肉苁蓉酒浸1夜;羊脊骨洗净、剁块;把肉苁蓉、羊脊骨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煮2-3小时,调入菟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