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稚棠留张钤在书房内专心写文章,自己到院里搭的锦棚下浇花。
姚黄、魏紫、赵粉、丹凤、川白、蹙金珠……
各色牡丹绽放于花匠精心打理的花圃内,皆是稀有的名贵品种。
跟在徐稚棠身后提小水桶的柳叶道:“小姐,这盆魏紫是岷王府送的,那盆姚黄是邺王府送的,您现在浇的这盆蹙金珠是永宁大长公主府送的……”
柳叶一一介绍,徐稚棠耐心听着,方知京师有适龄子弟的王侯官宦人家并未打消与他家结亲的念头。
昨日贞禧帝才遣她干爷爷李拙过魏国公府宣旨,恩准她随自己心意择选未来夫婿。
李拙前脚回宫复旨,后脚便有几位老王妃上门同二太太申氏品茗赏花,带来的礼物以箱计数。
光蜀锦云锦等昂贵衣料,徐稚棠住的清宵馆收进了不下三十匹,更不要说那些金玉珠宝、古玩书画了,清宵馆的三间小库房塞得满满当当的,进去的人连一点落脚的空地都没有了。
“柳叶,等会儿叫几个丫鬟去库房里称银子,记得我名下有三间长安西街的铺面,你寻出房契带上银子到爷爷院里和徐管家说,叫他寻几个得力的人给我装潢出一间医馆,以‘岁安堂’三个字命名,取岁岁平安之意。”徐稚棠将手里的浇花壶交给丫鬟,立刻有小丫鬟捧了玉盆来供她净手。
柳叶递上锦帕给她擦干净手上的水渍,朝书房的方向努努嘴道:“小姐,您今日的午膳是去二太太院里用,还是传到我们自个儿院里用?还有,张姨娘院里刚打发了丫鬟来,说他们那儿留了张郎君的饭,午间会来人接张郎君去张姨娘院里同家里三爷一起用饭。”
徐家西院是二房住处,不仅二太太申氏住的正院有小厨房,其余小辈住的院子也单独辟了小厨房,一日三餐可到负责府内膳食的大厨房去传,也可在各自的小厨房单做。
二太太申氏是南方人,大厨房里的厨娘们北方菜做得出色,所以二太太申氏不吃大厨房里供的膳,徐稚棠喜欢南方口味,日常总是跟着二太太申氏一起用膳。
第二常去的就是张姨娘院里,她那小厨房里做的元湖菜辣椒多、风味足。
徐稚棠随意问了柳叶一嘴,“中午张姨娘院里有那几道菜?”
柳叶:“元湖狮子头、红酥肉、野猪肉炒烟笋、土鸡汤,并几道新鲜的时蔬。”
徐稚棠:“怎么一个辣的菜也没有?本来还想去张姨娘院里蹭几口有味道的。”
柳叶笑道:“还不是姑姑疼爱侄儿闹的,张郎君吃不得辣,张姨娘自然命厨娘按张郎君的口味来。这样一看可委屈了三爷,三爷是顿顿离不得辣菜的。”
“你叫小厨房做几道辣菜,正好咱们库房里有几匹吉祥莲花纹的云锦,中午我去张姨娘那里吃饭,顺便送这几匹云锦给张姨娘做衣裳。”徐稚棠拿了鱼食去喂池塘里的锦鲤。
一池锦鲤中,有几尾白色的是她三堂兄徐容渝特意买来送她的,她小时候住家里常照拂徐容渝的生母张姨娘,堂兄妹间礼尚往来,处得与亲兄妹一样亲近。
故徐稚棠也不呼自己三位堂兄“堂哥”,直接按序位“大哥哥”“二哥哥”“三哥哥”这样叫着。
柳叶端着装鱼食的小碟站在她身旁,“小姐,可今日二太太留了几位老王妃还有永宁大长公主在正院用饭,萧家的三位表小姐、金家的两位小姐、申家的两位小姐都在正院被老王妃们、永宁大长公主相看,您午间不去陪着用饭便罢了,可推说是自己身子不大舒爽,但您又去张姨娘院里用饭,这不打二太太、老王妃们、永宁大长公主的脸面吗?”
徐稚棠气恼地扬了手里所有的鱼食,池中的锦鲤挤成一团争相抢食,鱼尾拍打水面的声音“啪啪”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