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家子都是茅坑里的烂石头。那就想办法从同僚入手,将之架空或者干脆运作调走。也不白调,让你升迁去别的地方做官,发挥你的清廉才干。
这对于江南人,尤其福建人来说,早就轻车熟路。
前明的海瑞清廉公正,还软硬不吃,福建士绅官场快被他逼疯,又拿不到把柄,只能集资给他买官升迁。
福建官场已经恨透厦门市舶司的那些傻叉们了,你自己贪污走私也就算了,居然还敢擅杀朝廷派下来的钦差。
这是真不拿陛下放在眼里啊!合着之前陛下连杀带流放那么多贪官污吏、文人士子,全是白砍的?
整个福建官场经此一遭,几乎被一锅端了,就连福建巡抚同样也被锦衣卫、都察院上门审查。不过倒不是针对贪污走私,而是对于同安官驿走水案的案情了解。
这位巡抚大人心中也是恨极了厦门市舶司的那群胆大恶徒,虽然市舶司不隶属地方官府管辖,属于商部直隶,但自己眼皮子底下,市舶司烂成这样,还擅杀钦差。
无论怎么说,他都难辞其咎了。来此任巡抚时,他还想着勤政爱民,然后考评升迁。在这大明新朝一展宏图,却不想摊上这么个烂事。
天知道,他当时刚得知同安官驿的钦差,全被一把大火烧死,心得有多凉!
利令智昏,不外如是。
案子从开春一直查到了入夏,东南沿海府县的大小官吏,几乎去了五分之一。
沿海市舶司更狠,三分之一都没了,加起来砍头的,起码得有几百人,再三族亲眷流放下来,几乎快要破万了。
因为流放的罪官亲眷实在太多,内阁建言法外开恩,从轻发落。
皇帝批驳:“不准!”
这只是正常的走流程,不过朱怡炅还是听从了内阁的建言,将流放地稍作修改。
不要误会,藏地还是要流放的,只是从中分出三分之一,去黑龙江都司,要不然藏地一次性流放上万人,高原气候可能容易兼顾不过来。
同安官驿走水案引出的内鬼也查出来了,有两人,分别隶属商部和都察院。
其中一人是商部主管沿海市舶司的海关司郎中,因为查的是沿海市舶司,商部不可能置身事外,便得到消息,提前通风报信。另一人则官职更低微一些,只是都察院的司狱司,从九品的小官而已。
前者本就是从户部分出,与市舶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后者比较扯淡,居然只是收过海商的好处,通知的也是与市舶司勾连的海商。
仅这一次的海关清查,就暴露出了不止一个问题。首先新成立的商部,看似是崭新的部院,但本质就是户部分裂职权下的产物,内部早已腐朽不堪。
这并非陈济、蒋成章他们的问题,全在于大明新朝立国已经超过十年,国势渐趋稳固,而且沿海走私本就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市舶司就算真的清廉,也会逐渐腐化。
商部新设,权威职分不明,更是为市舶司的迅速腐化提供了条件土壤。
当然,该申斥责罚,还是要申斥责罚,陈济新晋入阁,什么都没干,就被皇帝下旨先申斥了一通。
蒋成章亦是如此,好在二人官职并未变动。
只是,这也代表没有机会了,这次皇帝看在情分上,只是下旨申斥,还有罚俸三月,但是下次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而沿海的那些海商,此番被清查定罪的人数同样不少,大多都是偷漏海关税银,只有不到四分之一涉及走私。
偷漏税银的还好说,只是需要限期缴纳三倍罚银,而且还要被沿海市舶司登记在册,今后不得再触及海贸行业,但内地的却是不受限。
内地不受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