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萨克图汗部以及唐努乌梁海王,皆趁机叛乱自立。现在,这两方联合插手漠北草原局势,车臣汗车布登班珠尔率先与其结成暗盟,共同对抗敦丹多尔济。”
这么一说,朱怡炅明白了。
说白了,就是准噶尔内乱引起的连锁反应,准噶尔蒙古势衰,无力控制漠北诸部,就连哈密回部也跟着叛投大明。
札萨克图汗部实力不强,而且被准噶尔蒙古吞并多年,理论上就算自立了,也没办法重新杀回漠北草原。
就算回去了,也很难与车臣、土谢图两大汗部,争夺漠北大可汗的位置。
但这只是理论上,坏就坏在如今的漠北草原,因为大明细作的插手,战争连绵,内耗严重,两大汗部都已经被打残了。
这就给了札萨克图汗部机会!
如此想来,倒是大明的锅了,要不是大明从中搅乱漠北局势,甚至大肆支援兵甲武备,抽取草原优质战马,恐怕漠北草原的实力,也不会衰弱的这么快。
朱怡炅思绪间,鱼儿似乎上钩了一条,他随即拎起鱼竿,将鱼儿取下,又丢回湖塘:“杨卿觉得,该当如何?”
杨恭不假思索:“遣使斥责漠北草原诸部,勒令他们立刻停止战争,土谢图汗部毕竟是我大明册封漠北汗王之一。”
“所以……是要出兵?”朱怡炅问道。
杨恭说道:“不必出兵,就算土谢图汗部再三遣使求援,也不必出兵,但可在必要时刻,拉他们一把。一切只待明年,漠北局势要么尘埃落定,要么就我大明出兵北伐,令其尘埃落定。”
这意思非常明确,就是坐视漠北草原继续打下去,一直打到明年开春,届时便是明军北伐,彻底一战定漠北的时候。
杨恭明显已经看过南京这边的战略规划,又结合了漠北局势,明年就是最合适的出兵期限,漠北两大汗部都已经打疲了。
新进来的札萨克图汗实力孱弱,就算加上了唐努乌梁海部,也对漠北局势影响不大,而且有了他们介入,只会让漠北不得不再度开战。
土谢图汗部夹在札萨克图汗与车臣汗之间,无论如何,都是要被两面夹击,被灭几乎是注定的,就看能顶多久。
不管土谢图汗能顶多久,只要车臣汗与札萨克图汗不罢兵止战,那大明就可以此为战争理由,直接出兵北伐漠北草原。
大明皇帝下旨,让你罢兵停战,你居然还敢抗旨不遵,是不是想造反?
就算听了,那也没关系,车臣汗、土谢图汗未经请旨,擅自火并,致使草原生灵涂炭,合该废去汗位。
札萨克图汗与唐努乌梁海王,归附准噶尔蒙古,不尊天朝大明皇帝,这也可以作为讨伐出兵的借口。
而且,大概率这四位漠北汗王不会听从,因为大明这边只遣使斥责,没有出一兵一卒,这等同于是默认了草原纷争。
朱怡炅笑着说道:“如此甚好,正好这两年都没打什么大仗,国库财政也该充裕了,而且征讨漠北的军粮辎重,也筹措囤积的差不多。明年开春出兵,要么不打,要打便要打它个一劳永逸。”
杨恭连忙起身拱手:“此战,臣定为陛下,彻底扫平漠北诸部,还我大明边疆万世太平。”
朱怡炅摇头:“万世都是虚的,能有个百年,便已经很不错了。而且漠北诸部祸患,与漠南草原边患一样,草原百姓活不下去,自然会跟随他们的汗王,举兵南下寇掠边疆。我大明若要令漠北长治,必须与漠南草原一样,因地制宜的进行改革,教化都是其次,关键在于得能让草原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如此他们才不会叛乱。”
杨恭说道:“陛下所言甚是,百姓若能吃饱了,自然不会再造反。”
朱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