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学刊登在这上面,将要面对的是整个大明的理学打压。
对唯物学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他最大的缺点,就是太忠于王事,对君君臣臣那一套深信不疑。
听完他的分析,朱雄英颔首道:“你说的多,你有理,就这么着吧。”
这倒不全是因为陈景恪在朝廷的地位超然,而是他背后站着的还有整个算学体系。
还是那句话,有了唯物学打头阵,大同思想面对的压力就小了许多。
解缙说道:“递了拜帖,明日一早登门拜访。”
海外贸易,一船船商品换回一船船的贵金属。
还好,在辩法之前他就先预设了阵地,才勉强应付了下来。
除了贸易,还有从日本、南洋等地开采的贵金属,也是数不胜数。
可以说,大明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
麻烦的反而是那几十万铜字模,那可都是真金白银的钱啊。
而且,油墨这玩意儿还不是陈景恪发明的。
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捧高踩低,当你发达的时候,身边全是好人。
这让他很是生气,只是没有当场表达出来。
第二天,两人一起去见了陈景恪。
至于他之前得罪权贵,还被蓝玉当廷斥责……
不过最终还是凭借着‘地利’优势,成功将对方击败。
解缙竟然和方孝孺是好友?
事情复杂了啊。
先去吏部报道,之后他就直奔伊洛书院,恰好见到方孝孺在与人辩法。
朝廷钱多的花不完,造字模印书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好好好,都针对我是吧。
他却没有得意,心中反而更加的沉重。
正如之前所猜测的那般,随着对唯物学的了解加深,那些一直沉默的大儒终于加入了这场辩法之争。
他的出现,让陷入孤立的方学有了朋友。
用毛笔在纸上写字,尤其是在宣纸上书写作画,烟墨的效果完爆油墨。
一直到明朝中晚期,随着大量贵重金属流入,民间才开始有豪商制作金属字模。
方孝孺亦笑道:“是我太小瞧人了。”
方孝孺却郁郁的道:“景恪有此奇物为何不早点拿出来。”
然后发现,成本变高了,使用还更加不方便。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我解缙什么时候怕过事儿?
然而对解缙来说,这是不可原谅的。
然而事实上,解缙是个极具智慧的人。
民间早就有人尝试过,多加点油会是什么效果。
所以,才有了眼前这一幕。
“此物太早拿出来,对你来说并非好事。”
后日大家再来。
但也有很多被拿到金钞局,兑换成了宝钞进行流通。
他环视了一圈,没有发现方孝孺的身影。
对别人来说或许是个问题,对陈景恪来说同样是张张嘴的事儿。
解缙虽然没有大儒之名,但也是有名的才子。
哪个权贵会不给他面子?
不过虽然过程很艰苦,接连击败几位大儒,却也让他的名声更加响亮。
自答应加入陈景恪阵营之后,解缙就一直在为回归做准备。
与当年被贬官不同,这次他回来,前来迎接的官吏塞满了长亭。
然而,方孝孺看着走过来的解缙,却露出了苦笑道:
当然,陈景恪除外。
伱怕连累我,假装不认识我,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