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64章 高,太高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4章 高,太高了。(2 / 4)

运输报纸的?”

方孝孺也反对道:“在驿站和漕运之外,另建一条运输体系实无必要。”

“诗词歌赋、小说、书画皆小道,用来娱乐陶冶情操,或者是用来抒发一些感情,还是可以的。”

“陈伴读此举真大善也。”

解缙也附和道:“辽东也有这种情况……”

“在送报纸的时候,顺便帮人送送信,送一些小件的包裹,完全是可以的。”

都是搞文字创作的,哪来的优越感啊?

见两人依然疑惑,他就进一步解释道:

“不说别的,他借着办报纸的机会,弄了四十万枚铜活字。”

将小说弄到了文艺一类。

“用不了多久,制作铜活字的钱就能全部赚回来,还能压低书籍的价格。”

所以,尽管并不怀疑此事的真假,却也很好奇,他到底是怎么做的。

“真正的大道还是策论文章,这一点我们都必须要承认。”

或许经过几十年的打磨,他也能做到。

“偏远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送达时间,但最晚也不能超过一个月。”

方孝孺两人也不禁颔首,事实上从两汉时期开始,文章和诗赋的作用就已经区分开了。

最严重的一次,国外某文学类大奖,因为有通俗作品获奖,某严肃文学作者拒绝上台领奖。

文章承载的是大道,是用来治人心治国的。

百姓互相传递消息,不利于统治啊。

但因为职务太低,没有资格接触核心层面的事情,并没有亲自见过。

所以,在给大明周报划分模块的时候,他将小说、诗词之类的,放在了文艺模块。

你做不到,就会被竞争对手淘汰。

“律法模块,将一些典型的案例刊登在上面,警示世人。”

一个周报,让朝廷多了一个面向天下人的口舌。

“朝廷将朝鲜王国的半数人口前往内陆,又从内陆迁徙了数十万人过去。”

“一旦合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耽误了政令传达,这个责任谁都负担不起。”

“报刊虽然属于朝廷开办,但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重要性远没有那么大。”

呸。

但陈景恪却提出了不同意见:“驿站和漕运牵扯太广,而且也更加的重要。”

“这两条运输体系,不出问题则罢,出了问题就是杀头大罪。”

▲¢o

“比如方兄的唯物学思想,就可以放在这一块,反驳他的也可以放在这一块。”

比起方孝孺,解缙更多了一层震撼与敬佩。

如果能半个月内送到读者手里,那就可以说一声及时了。

天才都是有傲气的,他自然也不缺。

甚至会有人觉得,不让百姓互相传递消息是一件好事。

解缙才用惊叹的语气,对方孝孺说道:“陈伴读太高明了。”

“时效性没有保证,能不能送到也同样无法保证。”

要知道,他也是世界知名的大作家啊。

虽然百官依然会反对,但以陈景恪在大明朝廷的地位,是必然能通过的。

外界吃瓜群众只觉得那严肃文学作者无理取闹,但在圈内确实如此。

“就算是通过驿站送信,也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

谁不满敢吭一声试试,都不用陈景恪出手,周围人就能用唾沫把他淹死。

所以,他们不需要太考虑时效性。

‘恰到好处’,难就难在这里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