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礼。
朱元璋进去了之后也并没有废话,而是直接一回头就让陈寒先站了出来:“这就是提出了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拯救宝钞信用、以工代赈、打开商业等等方法的那位年轻人——陈寒。”
朱元璋的这句话不亚于在原地扔了一颗炸弹。
震得在场的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
每个人的表情都诧异到了极点。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皇帝陛下后面的这位高人居然如此的年轻。
而且以前听都没有听过。
接着朱元璋看向了夏元吉:“夏爱卿,伱不是也奇怪,朕为何突然有如此惊天之举吗?
现在就告诉你,并不是朕有那样的才能,而是陈寒给朕出的主意。”
夏元吉他们在听到朱元璋的这番话之后,震惊的下巴都快要掉下来。
一开始他们想着是不管皇帝陛下带来什么人,他们都会坚持原则,都不可能有任何恭维之处。
然而当听完了皇帝的话之后,他们看向陈寒的时候,就犹如看向了神仙一样。
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他提出来的这些治国良策,已经是让夏元吉等人分外的震惊。
甚至更明白能够提出这样国策的人,必然是国士无双。
肯定是老成稳重、年纪颇大之人,因为有那样的见识,才能够提出如此惊天动地的政策了。
可是没有想到,居然是这么一位年轻人。
而且看上去比自己的人还要年轻。
这么一对比,顿时是让夏元吉本来已经非常高涨的自信,跌落到了低谷。
与人家陈寒相比,自己算得了什么呀?
朱标在边上更是说道:“内阁制度也是陈寒提出,算起来诸位能在这里相聚,也是陈寒的功劳。”
陈寒倒是很客气。
特别是看到了夏元吉的时候他更是惊喜。
因为这个人在永乐朝的时候可是户部尚书真正的大管家。
也是历史上少有的理财专家。
这样的人才对于现在的大明王朝来讲是难得的。
于是他上前说道:“我只不过是提出了方针,执行层面你们才是厉害的人,要是没有你们这些具体做事的人任何好政策也落不了地。”
夏元吉满眼都在冒着崇拜的金星,刷的一下冲了过去:“原来您就是那个国士无双的天才,陈大人,请受夏元吉一拜。大人,没想到您居然如此年轻,我等实在是佩服之至。
我等可是如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等着您出山,没想到今日,得偿所愿,真是得偿所愿啊!”
沈立谦和葛友民互相看了眼,眼里都有一句话:好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啊!!
……
时间一晃就是一个月。
洪武二十四年六月。
教务司在新任礼部尚书凌汉的主持下完成组建。
商务司在户部尚书赵勉和户部主事夏元吉的配合之下完成组建。
甚至连
这所学校被陈寒命名为大明工程学院,而
正因为陈寒在山上的那一番言论,引起了朱元璋他们的充分在意,所以他们也很乐意配合。
不仅很快就帮助陈寒在京城周边招来了一百名工匠和一百名商人,更是直接将刚刚从民间回来的朱允炆、朱允熥送到了大明工程学院学习。
不仅如此还把秦王长子朱尚炳、晋王长子朱济熺、燕王长子朱高炽、周王长子朱有燉,六个皇家子弟一起送入学。
这件事情其实在朝堂上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