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朱允熥的身份显得很是尴尬。
首先来说他是朱标嫡妻常氏的次子。
可是在常氏过世了之后,吕氏被扶正。
明面上当然现在以朱允炆为长子。
虽然大家对于嫡长子这个称呼不太乐意给朱允炆。
但在法理上面已经相当于默认。
可是呢,在这种情况之下,朱允熥忽然之间声明就像是坐火箭一般的窜升了起来。
这对朱允炆的地位冲击相当大。
加上八卦以及各种流言蜚语在京城,是传得沸沸扬扬。
吕氏怎么可能不知道。
尤其是她还听说淮西文武那一派人,对于朱允熥的声势,更是不遗余力地鼓动。
这给了朱允熥现在更加高的威望。
他的很多事情,都被淮西文武放大了说了出去。
一时之间关于太子殿下要立谁为世子这件事情非常的敏感。
尤其是当初的朱元璋,为了试探一下朝廷的文武大臣。
还说过要立朱允熥为太子的世子这件事,对吕氏的刺激相当之大。
以至于她失去往日的贤惠,对常氏的孩子江都郡主和朱允熥越发地没有好印象。
所以坐在了一个车厢里边,吕氏表情的变化,朱标焉能看不出来。
于是直接想让她把心中想的说出来。
吕氏看了眼坐在边上的朱允熥,心里边很不是滋味。
虽然朱允熥,对于她这个后母还算是尊重。
至少明面上是如此。
可她就是感觉到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以至于对朱允熥,怎么都喜欢不起来。
处处将朱允熥制作眼中钉肉中刺。
要不是有太子和陈寒以及背后的淮西文武在给他撑腰,吕氏都想偷偷摸摸地把这个家伙给处理掉。
所以现在要吕氏说什么呢?
她只能是委委屈屈地说道,“我就是个妇道人家,我能说什么?
我只想殿下能够多给允炆一点关心。
自从他的两位师傅被一南一北给打发了之后,谁来教他读书,就成了个大问题。
而今孔家又被陈寒搞成那样子之后,大儒们个个是退避三舍,就怕惹出什么麻烦。
我就是怕允炆没人教导。”
朱标眉头一皱,“允炆和允熥一同在工程学院,允熥就能顺风顺水,允炆为何不能?
如今科学之道,大行其道,必有其发展,允炆你若是还是这般的拒绝融入,那可就是你自己的问题。”
朱允熥没有说过话,而是小心地撇了吕氏和朱允炆一眼。
从小到大由于自己没有母亲的照拂,父亲又如此的忙碌,根本无暇顾及他。
即便是在明面上,好像自己是太子的儿子,没人敢欺负自己。
但暗地里,吕氏可是不止一次吩咐东宫的宫女太监,要区别对待朱允熥他们姐弟几个。
江都郡主年纪比较大一些,而且本来就聪明的她,能够对吕氏的各种暗害有所防备。
但朱允熥年纪这么小,又被吕氏教唆宫女太监传他的一些不好的事。
诸如就因为深朱允熥,常氏才过世之类的话,不绝于耳。
所以让朱允熥多少对吕氏是畏惧的。
即便是现在,自己在先生陈寒指导之下,取得了不少的成就。
但这种刻在骨子里边的,对吕氏的不安,还是隐隐在发作。
朱允炆听到父亲的话之后,唯唯诺诺地说道:“父亲,孩儿也想融入其中,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