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势的藩王大部分都受过朱标的人情,私下关系也基本可以,没有必要削藩。
明朝不会有内阁,但会出现和内阁形式差不多的机构。
因为朱元璋在后期已经废除了锦衣卫,朱元璋大部分政策朱标都是肯定的,一般也不会推翻。
就算会恢复锦衣卫,也不会出现东厂这种宦官掌权的机构。
朱标作为皇帝教育出身的,宦官和外戚掌权这种朱元璋重点打击的朱标肯定玩得更溜。
五,朱标即位,明朝整个政治格局都会大不相同。
大明除了北上,南下和西进也是必然。
可能没有郑和下西洋,但只有西南能突破缅甸,达到印度洋沿海,发展航海是必然的趋势。
最关键的,朱标的继承人朱允炆有更多的成长时间,
即便不能更进一步,守成是没问题的,有朱标做后手,即便朱允文削藩,削的也是同辈的。
最大的对手也就宁王朱权了,不过朱权打仗厉害,政治头脑不行。
至少朱标后代不会出现土木堡之变,因为朱标本人不会御驾亲征。
对于朱标来说完全没有必要,他有一堆能打的武将人才可以用。
朱允炆就更不可能了,一个纯学文的继承人,再往后御驾亲征的概率也低。
大明的走向会完全不同,因为没有靖难的内耗,加上有人才使用,北伐也不会耗损太多国力。
朱棣的御驾亲征太烧钱,朱标用一半就够了。
此消彼长,相比朱棣时代,大明的版图会往东南亚和西域扩张。
因为首都在长安的话,这个是必然。
到朱允炆时代,只要,休养生息,稳步发展,进入航海领域基本是必然的。
没有内阁和东厂不会衍生出国穷民富的局面。
总之,朱标顺利即位二十年,大明在朱允炆时代会达到最强的形态,比现实里朱棣时代还要强几分。
毕竟朱棣做到的事,如果朱标即位二十年,会支持朱棣更快地做到,
因为朱标要用朱棣和朱权制衡蓝玉,他们会得到很大的重用。
而朱棣做不到的事,朱标能做到,
因为朱标有人能用,也敢用,
很多人才不会因为靖难被杀,自然会发光发热。
关键朱标不但有钱用,还很会赚钱。
虽然陈寒不知道要不要迁都长安,因为正如陈寒所说如今北方将会在越发寒冷,
如果真的将都城搬到了长安去的话,可能要面临严寒的考验。
可搬到长安去的好处也有很多。
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素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可如今已有五六百年不做都城的长安城,真的还有成为都城的底蕴吗?
当然迁都长安的好处也有很多,至少能保证大明的都城能辐射全天下。
尤其是开拓西域,更需要。
所以现在陈寒也在很纠结。
不过这些都不是今天这个好日子的烦恼。
朱标太子的寿辰本来就是非常隆重。
更不要说在老朱的特意大操大办之下,更是呈现了“九天阊门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气势。
尤其是现在经过了改革之后整个大明的气势,更是更上一层楼。
几百个朝拜的国家穿这个色的服装,在奉天殿大广场上朝拜当今天子和太子殿下。
这几百个小国有的陈寒即便是在历史书上都没有见过,他们打扮怪异,肤色也和汉人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