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玄幻魔法>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第二百六十二章:募兵准则,五大营初步构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二章:募兵准则,五大营初步构思(3 / 4)

这个时辰来打扰朕。”

待来到宣政殿,看到正襟危坐的卫渊,赵祯没有丝毫的好脸色,慢悠悠坐在龙椅上,沉声道:

“说吧,这么晚了,要见朕,所为何事?”

卫渊将刚写好的劄子递给赵祯,

“官家,臣思来想去,如今我国朝招兵,年龄只要在十六以上,四十以下,都可参军。”

“臣认为,这个年龄界限太大了,不如就定在十八到二十五岁区间。”

“还有一些招募兵员的基本准则,臣也都写在了劄子里,还请官家过目。”

募兵准则?

赵祯来了兴致,认真地看了起来。

对于卫渊提出的,各项体能测试很是认同,

“如若按照这个方法来募兵,倒是能够极大程度改善冗兵问题。”

“只是,朕去哪里给你找那么多青壮年来参军?”

这个问题,卫渊早已想过,“官家,您知道如今算上镇守我大周各州县的军队,总计有多少人?”

赵祯微微皱起眉头,“朕记得,嘉佑三年统计过一次,约有一百多万?”

卫渊直言道:“全国军队,包括禁军与各地厢军,总计一百二十七万余。”

“官家可知,自太宗皇帝御驾亲征以来,我们对外发动国战,投入兵力最多为几何?”

赵祯想了想,道:“应是太宗北伐受挫的那几战,如高粱河之战,将我大周开国精锐尽丧”

卫渊点头道:“实际上,太宗皇帝当年北伐,或者近代以来的几场国战,我大周投入兵力至多四十万,其余皆为民夫,约五六十万人。”

“可民夫不算作是军队当中,每次国战,以我大周实力,至多能支撑三四十万人多线作战,官家有没有想过是为什么?”

赵祯陷入沉默。

卫渊继续道:“大多时候,太多州县将士,根本就是无用,说是闲时务农,战时从军,但如若真调动百万大军作战,又需多少粮草供给?”

“上百万将士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全副武装,佩戴甲胄?”

“官家,上百万大军,太多了,我大周不需要那么多的军队。”

这话换做是谁来讲,只要那个人不是武将、勋贵,赵祯都能理解。

但这话从卫渊的嘴里说出来,赵祯却觉得有几分诧异。

“你想要裁军?”

赵祯惊讶道。

按理来说,身为武勋,定是乐意见到全国军队只多不少的。

像是卫渊这样提出裁军的武勋,却不多见。

“臣议先改延边军制,将募兵准则提出,就是要进一步筛选壮力为国效劳。”

“臣有一个大胆的构思,一旦延边军制改革成功,则推行全国,大裁军,将冗兵问题一劳永逸。”

卫渊语出惊人。

赵祯像是被震撼到了,接连咳嗽几声。

裁军一事,他不是没想过。

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哪怕是裁十万军都无比艰难,这当中会遇到很多阻力。

“你想要裁多少?”赵祯眯着眼询问。

卫渊道:“据臣估算,裁军三十万,不再设厢军,只留百万编制。”

“西北三十万,北方三十万,京畿二十万,东南方向十万,另有十万,驻扎在蜀道一带,以备不时之需。”

“不再设都军制,以大营来代替,设立五大营,五营之下再设诸军,归朝廷统一调遣,不再是以繁琐的各州县驻军为主。”

“届时,军事与地方民生经略彻底分开,作战之时,彼此互通有无,攻防兼备,皆听从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