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笑谈志> 第六回文皇殿朝臣众议祥安宫太后教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回文皇殿朝臣众议祥安宫太后教子(2 / 4)

不负陛下所望也。”严闾听罢谓秦渠言:“秦大人,既然您刚才所言,为臣者应当恪守职份。那下官现在手里,还真有一份我部职责内的公文。需要尽快呈交陛下御览,秦大人可否同下官共去养心殿内奏陈陛下?”秦渠听罢疑惑:“圣上今日已令礼部下令,辍朝不议事。适才严大人所言,前往养心殿奏陈,我大章朝廷历来便没有臣子前往养心殿请示奏章的先例。况且严大人所管兵部之事,为何要邀余同往?”严闾仰头大笑几声,随即不答秦渠的话,只是向内阁首辅陈宁走去,闾谓宁曰:“安长大人,我部确有紧急公文需尽早呈奏陛下。还请安长大人拿个主意,此番如何是好?”

陈宁只是轻轻叹息一声道:“国崇君臣长序,家有伦理孝悌。我虽为首辅大臣,但今日有皇叔赵亲王在此,还有秦大人,熊大人以及各部堂官齐聚。诸位大臣有什么主意不妨说来听听,如何只听得我一人之意见?”百官闻言然之。赵王听后说道:“陈首辅言之有理,既然圣上龙体欠安,不能御朝。适才熊、严二位大人又提及有甚要紧公务,需待呈奏。此番有何思量,诸位大人议议也好。”熊皑随即说到:“王爷英明,我等却有要事相商。”随即翊靖宫前诸位官员喧喧嚷嚷开始殿外议政,暂且不提。

再看那朝歌皇帝,自出了养心殿后。只身一人行色倥偬,踉踉跄跄走至明义宫前。此时正值九月初秋,再加上时不过卯。一路上商飙阵阵,朝歌皇帝未及更衣,只披一件绸绒罩袍。自然是寒气侵身,冷颤阵阵。那明义宫外看守太监瞧真,皇上一人直望而来,随即跪下通喧:“皇上驾到!”那太监通禀完毕,随即起身搀扶朝歌皇帝,问道:“万岁爷,这个时候您怎么一人往这儿来了?”朝歌帝没有答话,只是问小太监:“景妃娘娘起了吗?”小太监答道:“今日寅时娘娘便起了,梳洗更衣后已经前往祥安宫给太后请安去了。这会儿想必娘娘还未回来,奴才给您沏壶茶,您先喝了暖暖身子吧。”朝歌帝在小太监搀扶下坐在明义宫正厅内,随即摆摆手示意退下。那小太监转出,随即端来壶茶水。“万岁爷,这是国舅爷前些日子从湘州带回的茶叶。娘娘本想今日朝会结束后请万岁爷来饮一杯,没想到万岁爷早来的突然。奴才知娘娘请之意切,故现呈主子爷赐幸品尝。”朝歌帝闭眼摩挲着额头,随即对太监说道:“陈棠,你八岁时朕便在紫石街碰到你,此后一直带在身边对吧?”陈棠随即跪下磕头:“是,主子爷。奴才从小便没了爹娘,在京城被财主抓去看牛棚。后来奴才逃出来,在大街上又被地痞追打。碰到主子爷微服出巡,将奴才救了下来,一直养在宫中。后来主子爷命奴才在明义宫侍候景妃娘娘,奴才才有了今日。奴才这条命便是主子给的,做牛做马也愿意报答主子的恩情。”朝歌帝笑笑:“你小子且慢溜须拍马,朕不是要听你表什么忠心。朕只是突然想起,要是八岁时救得你。你今年几岁了?”陈棠回道:“回主子爷的话,奴才今年十七岁了。”朝歌帝惆怅曰:“救你那年,朕刚刚登基。你今年既然十七岁了,那就是说,朕这个皇帝当了也要有九年了。”陈棠答曰:“主子洪福齐天,九年算什么。奴才要伺候主子爷一万年!”

朝歌帝听罢笑道:“一万年,听起来太久了。这九年中的每一年,朕都觉得像过了一万年那么漫长。这种苦巴巴的日子,想想也真不比当皇子时,日日在紫石街走马串巷,在听霖阁饮酒作诗来的快活。”陈棠问道:“这奴才不知,奴才只听说得。做君王好,呼风唤雨。又有江山万里,良田亿顷。佳丽三千,欢喜不尽。是我等卑贱之人前生磕破头也求不来的,主子何故说这是个苦差事?”朝歌帝摆摆手:“罢了,不消说这个。外面风大,不必在宫门守着了,你回寝休息会吧,朕也去睡一会。”朝歌帝随即在陈棠搀扶下走出正厅,行至景妃寝房处休息。

祥安宫内,朝歌帝之皇后王氏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