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萨克森豪森的灰姑娘> 时代的红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时代的红利(2 / 5)

宣布未来在柏林的新建筑必须全部都是新古典主义风格,尤其禁止建超高摩天大楼。

“我打赌未来的中国游客会喜欢柏林。”思嘉附和道,“您的新柏林将诠释欧洲文化之美。”

得意的希特勒又召来了经济部长施佩尔,让他在德国飞机制造企业里,新发展一个民航客机部门。“争取十年之内打造欧洲民航航线。”

施佩尔一看到坐在那的思嘉就知道元首的决策灵感来自哪里。非战时的经济部长肩上担子一点儿也没变轻。因为尊敬的元首连续提出了许多计划:比如德国把几条军工厂的流水线调整为制造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等新产品的流水线。

他的演讲内容也与时俱进成了“我要让欧盟各国的人民,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可看”这种。

在小姐持续挖美国墙脚的支持下,希特勒雄心万丈要把以德国为核心发动机顺带法国的欧洲大陆变为取代美国的那个最强盛制造业经济体。他记得小姐说过从前德国不可能打赢苏联和美国的原因:缺乏可持续可转移的强大生产力!以大欧洲为界才能补足这个短板!而一个几家都有核的新世界,经济就是新战场!

希特勒也选定了经济战的盟友。

红墙黄瓦的北京东华门内,主管经济的某部长办公桌案头放着厚厚一叠德国和苏联两国“支援中国建设”的生产线项目。两国还展开了某种私下竞赛似的,今天苏联在长春援建一个汽车制造厂,明天德国就在上海援建一个制药厂。苏联刚提出一个156项目工程单子,德国就慷慨表示可以任由中国开单想要什么工业援建什么工业。哪怕是军工——德系武器质量怎样贵国早就有心得体会不是吗?

早就乐开花的部长忍不住想,我全都要好不好啊?包括原子弹……有了原子弹就不怕核威慑了。而朝鲜战场上缴获的美军用来铺路架桥准备逃跑的那些设备——我国也真想要制造出来啊!

这一年,在朝鲜战场取得优势的中国,国内开始轰轰烈烈的卫生运动和扫盲运动,很多学校开设俄语和德语课程。而也是从这一年起,中国开始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逐步转型为拥有全套工业体系的工业大国强国。

秋季乌桕树叶变为金红橙黄的时节,一片树叶飘飘荡荡落下,被气流一托,再度飞高,最终晃晃悠悠落在了卡车后车厢伸出的一只素手上。

“真漂亮。”手的主人想。她默默地把这片叶子收进包袱。

江苏某纺织厂门口,这辆大卡车上跳下来一批姑娘。她们都是新招来的纺织女工,年龄不一。有个怯怯的年轻姑娘抱着她的包袱下了车——干部说,她可以开始新生活了。这儿没人知道她曾经是上海爱多亚路的金花儿,她有了个新名字叫丽媛。

再不必出卖身体。我可以凭光荣的劳动堂堂正正挣钱养活自己。她排着队跟着大伙儿一起分配宿舍,接受培训。那站在机器旁的大姐昂首挺胸说话都带着一股子骄傲劲,“我们光明丝绸厂的订单都是远销欧洲为国家创汇的!”

专心致志望着她的丽媛打心眼里期盼能成为这样的女人,她曾死死羡慕过的,书寓里的那些穿金戴银娇贵姑娘们早已面目淡去模糊一片,玩物能有什么好?眼前的女工说咋们才是一切的主人!

车间里的机器轰鸣。喇叭里放着苏联歌曲纺织姑娘,一双双灵巧的手打结、穿经线、穿纬丝、穿胶边,她们像男人一样挣得工资,一样能养家糊口,是车间内挂着的宣传横幅: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直接写照。

高级丝绸制成的纺织品最终漂洋过海来到欧洲。德意志总理府当然能采购一批价格不菲的床上真丝四件套,铺到那些房间的床上供人享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