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央求赵旻收徒,其实并未奢望赵旻真有多大学问。
在她看来,赵旻只是名将,并非儒生。
然而如今看来,赵旻学问远比曹操高。
卞夫人不知道,赵旻只是站在无数巨人肩膀上。
是以,卞夫人已无必要考校2子,其人正色道。
“你2人务必勤学好问,并谨记先生教诲!”
趁俩孩子行礼,卞夫人心思活络起来,其人妙目中眼波流转。
赵旻正向曹仁、曹纯畅谈自己的理想和远景,便听堂外卞夫人道。
“卫将军,时日不早,请速去拜祭亡夫,尽快赶路。”
曹纯带赵旻、俩侄子走后,卞夫人美眸中异彩涟涟。
“子孝以为,卫将军其人如何?”
曹仁愕然。
曹氏祖坟处,曹纯向1处大冢深揖后道。
“卫将军,此便为先兄之…。”
赵旻抱拳后,1左1右拉着俩爱徒,行至冢前稽首拜倒,恭恭敬敬3叩首,言辞恳切道。
“曹公,旻实未预料,公竟壮烈至斯!旻有愧于公,请公宽宥!”
言罢,其人再次3叩首,取出酒壶、铜爵及点心摆放于冢前。
其人喃喃自语,举杯敬酒。
曹彰、曹植泪眼朦胧中,仿佛见到曹操正端坐于赵旻对面,举杯饮酒。
【作者题外话】:云某霍然惊觉,行文至此,需解释之处已极少。
曹纯绝对是被低估的猛将。
暗耻的无双割草系列中…到8代居然都没有曹纯!
而且暗耻3国志中,曹纯的统率值和武力值也明显被低估。
作为虎豹骑首任统领,曹纯的属性完全驾驭不了这支精锐重骑兵!
所以,暗耻之名,实至名归。
《尚书》当然不是赵旻所认为的糟粕,恰恰相反,《尚书》中的公文体裁,被两汉奉为圭臬。
所以那只是赵旻1家之言,赵旻痛恨《尚书》罔顾史实、猛吹上古帝王而已。
《竹书纪年》已证实,天下乌鸦1般黑。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上1章咱们说过了曹仁和曹纯;
这1章,咱们从曹洪继续说下去。
曹洪的情况与曹仁、曹纯相似。
陈寿对曹洪的记载,是“天子都许,拜洪谏议大夫”。
天子都许,拜洪谏议大夫。--《魏书9曹洪传》
曹洪是恶棍富豪,纵横不法,与谏议大夫“匡正君主得失”的任职要求,相去甚远。
与仁相似,建安之前,洪先后为鹰扬校尉、扬武中郎将。
可知其人1直在军界打拼。
以前后功拜鹰扬校尉,迁扬武中郎将。--《魏书9曹洪传》
因此建安初年(196)洪骤迁“谏议大夫”,改挂“虚衔文职”,必有隐情。
即曹操利用“京官儿”的名目,将心腹将领留在身边。
至于原因,亦如前文所述,即避免袁绍的征调。
当然,与曹仁兄弟的“议郎”相似,曹洪的“谏议大夫”也是掩人耳目的虚称。
其之后依旧从曹操征伐,又迁“厉锋将军”云云。
曹氏核心人物,就此介绍完毕,咱们来看看夏侯氏。
夏侯兄弟在建安元年的职官变迁,完全失载。
夏侯渊的履历变迁表中,自陈留、颍川太守之后,便突然蹦到了“官渡之战”。
太祖起兵,(渊)以别部司马、骑都尉从,迁陈留、颍川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