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四十一章 一旬巴蜀定,复向武都行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一章 一旬巴蜀定,复向武都行下(2 / 4)

对乡里而言,外乡是客。

实际上,“客”是指在本地没有根基的外来者。

因此“客”往往不得不依附于地方强宗,以求托庇。

客的具体属性,与其前缀有关。

“宾客”泛指存在人身依附关系的隶属群体;

“上客”通常拥有1定的资望地位,是地方豪族的礼宾;

“谈客”利用口舌才华,充当诸侯之间的游说者。

而从事包括农牧在内的各种生产、货殖活动、甚至是转为地主私人武装者,便是奴客。

曹操固然是地主,孙坚也是地主,关公、张飞自然都是地主,甚至连我们固有印象中的贫农刘备…

刘备能求学于洛阳,显而易见,其人同样是地主。

这些人招募的部曲,便是奴客中的1种。

综上所述,因刘璋、张鲁皆以宽济宽之故,导致益州土地兼并已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同时,这也导致益州下3品的寒门,也就是中小型地主极少,几乎都是上6品的大地主。

换言之,益州的奴客…数量极其庞大。

单单徐州1个糜竺,便有上万奴客,益州的“糜竺”,又有几何?

搞红色?

呵呵!

陶谦、公孙瓒也是这么想的。

区别在于,前者尸骨已寒,而后者尸骨尚且未寒。

这是科技极端落后、中古社会肇始的汉末,不是西方科技发达、神州人民觉醒的民国。

是以,赵旻此言1出,王商、秦宓这两个士族出身的文化人儿皆默然不语。

不言而喻,他们已想通此节。

赵旻断然道:“2位先生,若民不富,则无法言其他,故吾辈任重而道远也!”

趁此2人沉思,赵旻将武都郡之事告知刘晔和步骘。

2人大惊。

刘晔作揖:“主公,而今巴蜀已定,某等当尽速赶赴武都郡。”

赵旻颔首:“今晚某等便须至雒城,子扬,我欲留令明在此,你以为如何?”

刘晔对此毫无异议。

赵旻长出了1口气。

“便如此!”

商定此事后,赵旻下午便匆匆讲完《文心雕龙》。

其后,赵旻在益州牧衙署召集刘璋、张鲁等降臣,刘璋1众故臣属,以及卫府众臣,共同商定了安抚益州、出征武都郡之事。

待于禁、庞德2人整顿、分好兵马之后,酉时,赵旻便率大军出了成都城,向北匆匆行军。

临行前,赵旻犹1再叮嘱王商、秦宓等益州士人,托付其人尽快为《文心雕龙》手稿作批注。

众人郑重应承下来,且神色间颇为激动。

能为如此巨著做批注…

这与臭不要脸蹭超级大ip的流量、热度何异?

于是乎,不同于历史上鸠占鹊巢、且粗鄙不堪的刘帮主,奉主上以从民望、被蜀地士人共尊为1代文宗的苟哥,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顺利使巴蜀归心。

而且,赵旻此行赢麻了。

出征的队5之中,严颜、张任、吴懿这3位名将,赫然在列;

法正、孟达这两名谋士,历史上季汉4相中的两个小年轻儿费祎、董允,同样在队列之中。

此外,还有老1辈的许靖、费观及董和,以及绝对算得上2流谋士的阎圃。

仅仅这个阵容,便足以撑起2十年后季汉的重臣班底。

赵旻这次及时吸取了教训。

其人令阎圃、李休向南郑、沔阳2城士族豪强修书,提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