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她还担心大乔心中生怨,极隐晦地劝大乔要懂得知足。
由此可见,小乔虽比大乔更敏感,但姊妹2人心地都极纯善。
大乔再次勉强笑了笑。
“阿妹放心,从文待妾亦有如正妻,兼且从文视阿绍如己出,妾心中非但无怨,且对从文感激不尽。阿妹…
孙使君胸襟远不及吴侯豁达,加之公瑾乃吴侯故臣,阿妹当时常劝公瑾,应多向孙使君示忠。”
大乔口中的孙使君,指的是新任扬州牧孙权,吴侯自然是指孙策。
无论是从汉末的法理上看,还是从世俗道德上讲,如今已成为赵旻妾室的大乔,都与孙家再无任何关系。
所以,大乔其实不必再考虑孙家之事,但因涉及自家胞妹和妹夫,大乔还是不能不操心。
似大乔这种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的女子,活得实在是太累了。
也难怪赵旻会心疼大乔。
小乔见阿姊美眸澄澈真诚,且明显带有感激之色,心知其人并未说谎。
除未行夫妻之事外,赵旻和大乔确实相敬如宾。
孙策始终是赵旻、大乔之间难解的心结。
于是小乔眉头舒展开来,颔首称是。
“阿姊所言极是,孙使君在返还丹徒城后,公瑾便率先向其人示忠,且近日来,公瑾屡屡为孙使君献计献策,助孙使君稳定大局。
是以公瑾虽夙兴夜寐、鞠躬尽瘁,却乐此不疲。妾亦为公瑾而喜。”
说着说着,小乔俏脸上笼罩上1层幸福的红晕。
小乔兴致勃勃地为大乔讲述起,她与周瑜的1些日常琐事,说到高兴处,小乔忍不住掩口轻笑。
大乔也在不知不觉中带上满脸笑容。
当小乔说累了喝茶之时,大乔突然开口。
“阿妹,江东及公瑾有何困难之处,你不妨明言,妾必转告从文,请从文为公瑾解忧。”
小乔眉头再次蹙起。
“阿姊,江东而今确有难处,然则…此事不提也罢。”
大乔握住胞妹的柔荑,轻轻柔柔道:“阿妹何必与妾客气?有话不妨明言,从文与江东本为盟友,应当守望相助。
江东若安,则荆州、刘玄德必不敢轻易犯从文。如此,从文来年远征西域,方无后顾之忧。”
赵旻的那几个天真无邪的少女老婆,决不会如大乔这般顾全大局。
小乔眉头蹙得更紧、俏脸上的喜色也被忧愁所代替。
“阿姊,既如此,妾便直言相告…”
书房内。
周瑜起身深深1揖。
“还望从文助瑜1臂之力。”
赵旻苦笑着起身扶起周瑜。
周瑜所说之事,正是孙策临终绝笔信中所说的第1个隐患,即“深险之地犹未尽从”。
深险之地指代“山越”,即“逃避徭役,匿居深山”的扬州诸郡百姓。
解决此事的根源,在于大力推行屯田制,抑士族而助黎庶,但就如今江东的实际情况而言,江东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
赵旻当然知道此事如何才能快速解决,但这种解决方式,委实有些残忍。
赵旻思忖再3后,见周瑜蹙眉长吁短叹不已,最终还是咬了咬牙道。
“公瑾兄长,欲解决此事并不难,仲谋既已推行授兵制,便可借讨伐山越,补充兵员而1举两得。”
授兵制作为战时政策,在孙吴肇基之初,确实起到过正面作用。
它切实有效地调动了将领的作战积极性,同时也刺激了将领们“讨伐山越,补充兵员”的欲望,侧面加速了孙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