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睡1觉时…
大乔又将赵贲请了过去。
赵贲心中怨气有多大,不难想象。
然而…
1见到大乔那温柔的笑容,赵贲心中怨气全消。
“不知桥夫人有何吩咐,仆必即刻去办!”
大乔柔柔1笑,软软地说道:“阿贲今日甚为辛劳,妾本不欲打扰阿贲,然则,舍妹不愿旁人惊扰,故妾不得不有劳阿贲,请舍妹过府1叙。”
赵贲打了个激灵。
他突然想起,自家少君似乎有需大乔转告小乔之言。
赵贲不敢耽误自家少君的大事,只好匆匆赶向小乔的府邸…
小乔的府邸,实则位于宫城正北半里处,妥妥的1环富贵之地…也就是先前吴老夫人、大乔等人暂住之所。
万幸,小乔没有再向赵贲提出任何奇怪的要求(咳咳,请勿想歪),让赵贲松了口气。
如是般,直至戌时中(晚上8点过),可怜的赵贲方才得以沐浴、入睡。
然而…
卫府的会议仍在继续;同时,大乔、小乔这对亲姊妹亦开始商议周瑜应该何去何从:
与历史上不同。
周瑜无需考虑自己在赵旻麾下的前途和命运如何。
因为赵旻可以借天子之诏,任命周瑜为大汉官员。
这里不得不再次解释1下东汉及汉末的出仕情况。
首先说“还付乡党,品其名位”,也就是“乡论”,即察举制度遗留。
在察举制度下,出仕需要乡举里选,即通过“乡论”出任州郡吏(功曹、治中、别驾等),之后举孝廉、茂才,获得身份之后,再由吏为官。
这种晋身渠道,被称作仕宦之“正途”。
而在东汉,这种仕宦途径,实际上已被名门士族垄断。
魏晋在“察举制”基础之上采用的“9品官人法”,则干脆使垄断官位的士族,转变成了门阀。
9品中正制只是9品官人法中,关于如何察举论品的那部分,这个推举官吏制度的完整体系,实际是“9品官人法”。
换言之,脱离了本籍的士人,因无法通过“乡论”被推举为吏,故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做官,只能依附地方军阀,通过进入军阀幕府,寄希望于主子赏识,从而获得1些“伪职”。
由于东汉朝廷的崩溃,以及刘协被曹操禁锢,汉末(西历189-220年)的许多士人,都是通过这种“非正常途径”出仕的。
比如曹操麾下的“署司空幕府事”;刘备麾下的“署左将军幕府事”;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孙策兄弟的境况更坏,他们的职位大抵来自袁术任免,本身就是“伪职”。
因此给麾下敕封时,他们必须加1前缀“领”或“行”字,即临时代理,因此法统很成问题。
孙权领会稽太守,不之郡,以(顾)雍为丞,行太守事。
摘自《吴书之顾雍传》
(孙)权亦以(凌)国事,拜(凌)统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使摄父兵。
摘自《吴书之凌统传》
(孙)权表(朱)治为吴郡太守,行扶义将军。
摘自《吴书之朱治传》
曹操之所以可广收人才,不是因为其人虎躯1震,人才便纷纷臣服…
实际是因为曹操可以借天子诏令,任士人为大汉真正的朝廷命官。
赵旻忽悠文聘、黄忠2人,用的就是这个神器。
历史上淮泗集团之所以对孙家忠心耿耿,其原因也在于此:
离开了孙家,他们什么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