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的稚童,便是后世的幼童,也大多都还不识字。
赵旻对此更是惊喜万分。
其人先是作揖还礼,方才开口相询。
“皇子竟已通读《国语》?皇子果为不世之才!”
刘嗣终究还是个孩子,其人听到表扬1样会飘。
“大人有所不知,孩儿已通读《论语》、《国语》,正读《孟子》、《大戴礼》。”
嗯…朱夫子钦定的4书,人家刘嗣已经读了1本,且正在读其余的3本。
赵旻此刻的心情,已不足以用“震惊”2字来形容。
这…这…这哪里是早慧?
这分明是妖孽!
赵旻激动到浑身发抖。
天可怜见,即便得知己方在邺城城下大胜袁绍,苟哥也未曾如此激动过。
万分激动之下,苟哥忍不住1把抱起自己的亲儿子。
万幸“苟”已成为苟哥烙印在潜意识中的1种本能,其人方才未说出“我儿深得乃父之风”这类蠢话。
饶是如此,苟哥也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皇子确系天纵奇才!此乃大汉之大幸!大汉之大幸焉!”
或许是因父子间那玄之又玄的血脉相连,刘嗣被自己亲爹粗壮有力的臂膀抱住,非但没有丝毫不适,反而颇为享受。
被亲爹牢牢抱住的刘嗣,“咯咯”笑了起来。
“大人谬赞,此非孩儿聪颖,实乃母后大人对孩儿教导颇严之故也。”
赵旻闻言忍不住1震。
本就泪流满面的其人,此刻终于难得地真情流露。
“唉!皇后…皇后…皇后…”
1向口齿伶俐、辩才无碍的苟哥,在万分激动、十万分愧疚、百万分自责交织之下,1时间竟然哽咽到口不能言。
小刘嗣眨巴着天真无邪的大眼睛,看着难得感性1次的赵旻,满脸疑惑。
“大人何故如此悲伤?”
苟哥长叹1声,1手抱着亲儿子,1手以衣袖拭去泪痕,微笑着看向亲儿子。
“皇子,臣非悲伤,实欣慰也!我大汉皇后贤良淑德、皇子睿智无双,大汉中兴有望!中兴有望哉!”
诚然,大汉皇后对苟哥贤良淑德,苟哥亲儿子也确实睿智无双,苟哥1家篡位有望哉。
如果“好人妇”的曹阿瞒泉下有知,细品苟哥的这番骚操作,也不知其人作何感想。
小刘嗣不可能得知自己真正的身世,但这并不妨碍其人懂事地为自己亲爹擦干净泪痕、并及时转移话题。
“大人饱读诗书、出口成章、屡有经典流传,孩儿对大人仰慕不已,今后还望大人悉心教导孩儿。”
苟哥恢复到1贯的冷静理性状态之中,心情也再次转好。
其人微微1笑。
“皇子放心,无论子学、经学、诗赋,亦或武艺、兵法、治国之道,臣必倾囊相授!将来,皇子必将成为千古1帝!”
小刘嗣听得悠然神往。
“大人,孩儿欲成就大秦始皇帝、先祖武皇帝之功业!”
这孩子虽不满两周,却胸怀大志。
所以苟哥笑得更加开怀。
“皇子当知,此2帝历经无数险阻,方得以成就不世之功业,是故皇子应不畏艰险、自强不息!”
苟哥的意思通俗来解释就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只见小刘嗣目光坚定。
“大人放心,孩儿愿成大业,为此不怕苦、不怕险阻!”
苟哥哈哈大笑,更加用力地抱住自己亲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