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一百零三章 南北纷争起,疏浚白公渠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三章 南北纷争起,疏浚白公渠3(3 / 3)

,便是其经济基础。

“奉邑”即授兵将领的食邑。

相关记载在《吴书》中俯拾皆是,周瑜、鲁肃、吕蒙、徐盛等人均有涉及。

(孙)权拜(周)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

摘自《吴书之周瑜传》

(孙权)以寻阳、阳新为(吕)蒙奉邑。

摘自《吴书之吕蒙传》

甚至还有周泰这种“所在皆食其征赋”的特例。

即周泰没有固定奉邑,在何地任官,便收取何地的赋税。

(周泰)复补宜春长,所在皆食其征赋。

摘自《吴书之周泰传》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牵招在雁门郡戍边,又历时十2年,卒于任上。如此勋业,最终竟然仅仅混了1个“关内侯”。须知,关内侯数量猥滥,空有爵号,而无食邑,属于安慰性质的荣衔。

明帝即位,赐(牵招)爵关内侯。--《魏书牵招传》

可见刘备故人的身份,给了他多么巨大的政治桎梏。

田豫和牵招类似,也是刘备在边地结识的旧人。

彼时田豫在公孙瓒麾下“自托于备,备甚奇之”,分别时刘备又为之流涕,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

刘备之奔公孙瓒也,(田)豫时年少,自讬于备,备甚奇之。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魏书田豫传》

不难看出,田豫的早年履历,与赵云十分相似。

时,先主亦依托(公孙)瓒,每接纳(赵)云,云得深自结托。--《云别传》

因为这层敏感关系,田豫在曹营的仕途相当坎坷。与牵招相比,亦不遑多让。

曹丕时代,北狄强盛,扰乱边塞,于是用田豫,牵招等人“并护鲜卑”。既然“北狄强盛”,那曹丕此举,用心可谓险恶。

文帝初,北狄强盛,侵扰边塞,乃使(田)豫持节护乌丸校尉,牵招、解俊并护鲜卑。--《魏书田豫传》

曹叡时代,辽东公孙渊叛乱,与孙权交通。中领军杨暨举荐田豫率兵于海路截击,结果田豫“有功不赏,无罪却罚”,酿成了千古冤案。被陈寿称作“功不见列”。

贼还,果遇恶风,船皆触山沈没,波荡著岸,无所蒙窜,(田豫)尽虏其众……(田豫)由是,功不见列。--《魏书田豫传》

这里需要注意,中领军杨暨的角色。

太和末,公孙渊以辽东叛,帝欲征之而难其人,中领军杨暨举(田)豫应选。--《魏书田豫传》

杨暨在曹叡时代,曾多次进谗。比如谗害刘晔,即出自其手。

(杨)暨谦谢曰:“臣言诚不足采,侍中刘晔先帝谋臣,常曰蜀不可伐。”(明)帝曰:“(刘)晔与吾言蜀可伐。”(杨)暨曰:“晔可召质也。”--《傅子》

换言之,杨暨本人实际充当了曹叡的鹰犬,望风承旨,替主子干脏活。

可见田豫自出征之始,恐怕已经注定了悲剧下场。

下1章咱们继续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