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时,在廉县被汉军的弩箭射死。
彼时,和连的儿子骞曼尚幼,无法担当最高首领的重任,于是鲜卑诸大人公推和连兄长之子魁头继承和连的位置。
后来,骞曼渐渐长大,与魁头争夺鲜卑首领之位,两兄弟各率部众刀兵相见,鲜卑军事大联盟宣告瓦解。
由此,鲜卑各部大人开始拥兵自重,各行其是,大人之位也开始世袭。
魁头死后,其从弟步度根继任,其部众势力呈现出衰弱之势。
此时,步度根集团再次出现分裂,其兄扶罗韩率众数万人自立为大人,分出独立发展。
如今,汉末建安初期,鲜卑人之大致情况,想必诸君已有所了解。
说句题外话:汉末建安时期,北方胡人主要以匈奴、鲜卑、乌桓为主;而凉州胡人是以羌、氐为主;休屠各部、羯部做为匈奴人分支,此时势力尚未发展起来。
由此亦可看出:
在鲜卑各族的征战中,鲜卑部族逐渐分化为3个势力较大的集团:
1是檀石槐孙子扶罗韩、步度根所率领的旧部集团。但注意:此2人虽为兄弟,但如今已分为两部;
2是轲比能率领的新兴集团;
3是原檀石槐部落联盟中的东部大人素利、弥加、阙机等人组成的东部部落集团。
轲比能的活跃区域,主要在幽州代郡东侧(张家口宣化1带)、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1带。
后文轲比能登场之时,自会详细介绍轲比能,此处暂且略过不提。
如上的3大鲜卑部落集团,“割地统御,各有分界”,彼此统治区域有着明确的界限,且不互相分属,与中原政权呈现出时和时叛的关系。
其中的重要原因,1方面是因为檀石槐部落大联盟的解体,使得鲜卑短时间内无法再度形成统1的领导核心,无力对中原发动大规模的侵袭;
另1方面,中原政权此时已经进入东汉末期,东汉政权的衰微以及魏、蜀、吴3家呈鼎足3分之势,无法形成合力,对鲜卑给予有效打击。
当然了,鲜卑也不时对中原边境有所侵扰。
历史上的建安时期,中原封建政权对北方边塞的控制力大大削弱。
建安2十年(西历215年),曹操强迫汉献帝下诏罢除并州刺史部云中郡、定襄郡、5原郡,以及朔方郡。
后来,这些郡被乔迁到陉岭,也就是位于后世代县的先秦句(音、意皆同勾)注山、亦即后世雁门山以南,使得塞外这1地区,出现了巨大的统治真空地带。
轲比能兼并各支分散的鲜卑势力,还有逃到小种鲜卑活动区的汉人,占领云中、5原等地。
他们甚至占据了原来匈奴人居住的地区,拥有了自云中、5原以东直至辽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并建立了鲜卑王庭。
鲜卑人势力的急剧扩张期,便在此时;鲜卑人中诸如拓跋部、慕容部等后来各自成为1方帝王的部族,也诞生于此时。
后鲜卑大人轲比能复制御群狄,尽收匈奴故地,自云中、5原以东抵辽水,皆为鲜卑庭。
摘自《3国志魏书之乌丸鲜卑东夷传》
甚至可以说,曹操为“5胡乱华”,埋下了1个天大的隐患!
当然了,锅不能全由曹老板1人来背。刘备、孙权2人的势力扩张,是迫使曹老板不得不如此做的关键原因!
檀石槐生前,在天杀的汉灵帝光和年间,尽夺匈奴之地后曾立宏愿,要率鲜卑达成南匈奴之成就。
可惜,其人壮志未酬身先死。
轲比能,做到了檀石槐所未能达成的遗愿。
但话说回来,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