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祖父檀石槐遗志之人,还是扶罗韩、步度根兄弟。
而扶罗韩在与张辽进行1番探讨、争辩后,他悟了。
扶罗韩已经明了:
其人之祖父檀石槐昔年所达到之伟大成就,实则已是鲜卑人之巅峰。
因为,由“文远大人”之言行可看出,朝廷虽然无法如统治中原1般统治草原,但卫府亦决不允许草原归属于胡人。
甚至可以说……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这可以充分解释,为何刘备组建流民武装,勾结边地游商(苏双、张世平),招募亡命之徒(关羽、张飞),涿县的地方衙门却装聋作哑,坐视刘备坐大。
因为彼时涿县的1把手,正是公孙瓒。他充当了刘备发迹初期的保护伞。
公孙瓒出任涿令,在光和年间(178-184),从本传的行文线索便可推知。这与刘备在中平元年(184)参与讨伐黄巾的时间相吻合。
注:《魏书》记载公孙瓒出仕于熹平年间,误。《后汉书》、《资治通鉴》、《3国志集解》均作光和年间。
照此推断,刘备与公孙瓒在洛阳游学的时间,也并不很长。
这不难理解。
公孙瓒因为生母卑贱,长期不得发迹;刘备则是破落宗室,游学费用还得依靠同族长辈资助。
(公孙)瓒以母贱,遂为(辽西)郡小吏。--《后汉书公孙瓒传》
(刘)德然父(刘)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蜀书先主传》
按照曹魏太尉蒋济所言,“洛中市买,1钱不足则不行”(见《魏略》),刘备与公孙瓒这对儿穷哥们儿,在帝都的物价水平下,恐怕也难免囊中羞涩。
破虏校尉邹靖,是刘备早期的贵人之1,不过刘备在邹靖麾下并未发迹。
邹靖真正发挥作用,实际是在中平末年(189)刘备第2次返回洛阳时。这个问题在后文会详细谈到。
邹靖是武官,曾活跃于幽州地区,与公孙瓒有很紧密的联系。
按《魏书》记载,公孙瓒在迁为涿令之前,在辽东属国长史任上,便已经有了与边地胡人作战的记载。
(公孙瓒)卒逢鲜卑数百骑……(瓒)乃自持两刃矛,驰出冲贼。--《后汉书公孙瓒传》
此时的邹靖,与公孙瓒为同僚,还曾被公孙瓒救过性命。
(公孙)瓒与破虏校尉邹靖,俱追胡,(邹)靖为所围,(公孙)瓒回师奔救,胡即破散,解(邹)靖之围。--《太平御览》
换言之,在公孙瓒出任涿令之前(178-184),他便与邹靖有旧,还对邹靖有恩。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