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是特别关心,便又埋头专心做起自己的事情了。
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敲门声响起。
周彦喊了一句,“进来。”
李海宁推门进来,轻声问道,“周老板,现在忙么?”
周彦抬起头,看向李海宁。
他暗自点头,在这里待了些日子,李海宁至少学会敲门了,不像之前那样咋咋呼呼的。
“有什么事情么?”
“马老师说,我们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桨》过关了。”
“马老师签的条子呢?”
“有有有。”李海宁从口袋里面掏出了一张纸条,送到了周彦面前。
周彦接过纸条看了看,确实是马树国写的。
确定无误,周彦从口袋里面掏出四张十块钱,“讷,这是你们的报酬。”
“谢谢周老板。”
“以后不用叫我周老板,叫我周导或者周老师都行。”
“好的,周导,那我们下一首学什么歌?”
“听马老师他们安排吧,对了,你们学校还没有复课么?”
李海宁摇摇头,“恐怕一时半会都复不了课了。”
听到李海宁他们学校一时半会儿没办法复课,周彦表情有些凝重,这个学校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全校也有七八十号学生。
学校一天不能复课,这七八十号学生就一天没有书读,虽然李海宁他们未必就想要读书,但是周彦深刻地知道,他们现在这个年纪正是汲取知识最好的年华,如果错过了,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现在能多认一个字,多学习一条知识,可能以后他们的路就会好走一分。
马树国跟孙文娟都跟周彦反映过,李海宁他们两个孩子的基础很差,虽然上初中了,但很多常用字词都不认识。
如果连阅读能力都没有的话,那会非常影响他们的自主学习,周彦希望没事的时候,他们不仅仅可以练歌,还能看一些音乐相关的书籍,充实自己。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习音乐跟学习计算机之类的都一样,只要熟悉底层逻辑,后面的学习就会很容易,所以打基础尤为重要。
沉吟片刻,周彦说道,“后面,你们每学会一首歌,我会多给二十块钱。”
李海宁惊喜道,“所以就是一首歌,我跟国保一个人能拿四十块钱?”
见李海宁如此兴奋,周彦摆摆手,“你先别急着高兴,从今天起,我会让马老师跟孙老师教你们乐理知识,定期考试,如果你们考及格了,就可以按约定拿到钱。”
“如果考不及格呢?”
“如果考不及格的话,一次扣十块钱。”
李海宁立马急了,“还带扣钱的啊。”
周彦放下手中的笔,身子往后靠了靠,“我也不是什么黑心老板,不会强迫你们,选择权交到你们手上,由你们自己来决定是按新的规则来,还是按照以往的规则来。”
“我……”
李海宁毕竟是个孩子,周彦把选择权交给他们,他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如果选择以往的规则,那一首歌四十块钱的高额报酬他们就拿不到了,但如果选择新规则,他又担心考试不及格被扣钱。
而且学习乐理知识,也是很累很花时间的,说不定会影响到他们练歌。
看到李海宁纠结,周彦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今天要教给李海宁的一课就是人要学会做出抉择。
很多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会表现出彷徨、无措,对未来的极度不自信,但事实上,做出抉择本身比选择什么要更加重要。
没有人能够在每一次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