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晓了。”
这么轻描淡写地接过了话,易同湫侧目看了她好几眼。
“夙游,我一直都知晓,你是为了我着想,只是现在我真的已经长大了。”
易夙游听完却道:“这三清铃如今跟着我也没有什么用处,不如留给你。”
三清铃,驱邪避魔之用,是为道家所用之物。历经这么多载,易夙游早已用不上。
百味堂内,桌上已布好了饭菜。两人面对而坐,相视下各自拿起了筷子。
易同湫撩起一边衣袖道:“夙游,这些皆是你喜爱的。”
易夙游应下,开始细嚼慢咽。
一顿饭下来,易同湫再也没有说过更多询问的话,偶尔只有碗筷轻声碰撞。
快结束时,就见有下人敲门而入。
“大小姐,易当家让二小姐过去一趟。”
“一会便去。”
易夙游放下了筷子,见易同湫早已放下了碗筷,此时正注视着她。
“直接问吧。”易夙游擦了下唇角。
易同湫此时才表现出耐人寻味的表情问道:“一向嫌麻烦的你这会怎么愿意去缨歌了?”
“寻人。”
这下易同湫更是面露困惑道:“秦阿且?”
易夙游并没有立刻回答,她站了起来,沉思了一会道:“确实是去寻他,但此事有些复杂,到时我再详细告知于你。”
看她认真的脸,易同湫点了点头。
“我倒是不急,只是难得见你如此。”
易夙游向屋外走去,一路并没有过多交流。
“姐,三年前凌天都的人可曾来过沧海?”
易同湫没料到她的话题突然转到了几年前的事,她回忆了一下就道:“三年前秦老是曾有来过一次。”
易夙游前行的脚步停了下,又问道:“可就她一人?”
当时易夙游常年窝在百里潭,易同湫只当她是真的不知道。
“确实就她一人,你是想问秦阿且是否跟随一起来吧?”易同湫笑道。
这下,易夙游完全停了下来。她看了看远处的山脉,又将视线转移到了百里潭方向。
“你可是确定秦阿且没有来?”
听她又问了一遍,易同湫好言好语又重复道:“确实。”
这就怪了,三年前她见到的确实是秦阿且,不管是声音还是人还是面容。
“你可能不知道,那时易奶奶还问秦老为何不带孙儿一同前来。秦老当时就哭红了眼说她那孙儿病的严重,恐是一时半载也出不了缨歌。”易同湫随着记忆的展开,说得越来越多。
那就是了,既是三年前还是病重状态的秦阿且,为什么却出现在了沧海?还出现在了无人能入的百里潭?
百里潭早年被易夙游安了阵法,照理来说一般人是无法闯入的,而秦阿且那时看上去年幼,以为他是凌天都的人而且加上运气好的误打误撞就进来了,也不曾放在心上。
然而到现在为止,易夙游心再大,再无所谓,也不得不将事情开始串联起来。
易夙游陷入了沉思,她开始慢慢向御事堂方向迈出脚步。
见她沉默无意识地向前走着,仿佛神游物外。易同湫快步跟了上去,走在了她的外侧。
见她久久不语,易同湫自顾地说道:“说来也是奇怪,当时虽说是很重风寒,但那是得什么样的程度才让秦老如此地伤心?三年后没多久,她宝贝的孙儿就被她带出了缨歌,在缨歌那都是难以见到的。”
易同湫声音虽小,易夙游却也听了个大概,她脑中有什么闪过,片刻又没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