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不二臣> 兵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兵谏(2 / 3)

十五娘,你身边的是什么神仙女官?”她喜得几乎都要挂在许娴儿身上,甚至直呼起华阳的行号。

许娘子却说:“奴婢原来是一介歌女,德蒙圣恩,才能在梨园锦衣玉食,如今家国蒙难,奴婢也就这些微末伎俩,不比大丈夫们,为国浴血奋战。”

桓揽月摇了摇头:“不是这样的,多少歌姬舞女,国难当头,只会在后院独自哀叹,别说歌姬舞女,就算是那些夫人、贵女,国难当头都只能做鹌鹑似的缩着,认为这都是男人们的事情。可是我们女人能做的有很多,就算是织布种地,给三军制作盔甲、提供军粮,这都是贡献,家国面前不分男女!”她眼睛灼灼地黏在许娘子的身上,笃定地说:“娴娘,你是大英雄。”

许娘子被她说的都有些不好意思,眼神转向华阳寻求帮助,华阳朝她投来鼓励的笑:“娴娘,你倒是提醒了我,不如我们也建个班子,定期劳军如何?”

许娘子点头赞道:“这当然好。”

章华台上不少女官原先都是乐妓出身,甚至有几个曾经也以青鸾之名,组织参加过义务劳军的演出,想要组班子并不难,很快就有人毛遂自荐。

而王珩,作为此刻殿中,唯一一个成年男子,却只能抱着刘定,半句话也插不上。瞧着华阳围着许娘子那眉飞色舞的模样,他心中有些隐约的失落。

*

闹剧的余波平息,第二天的大朝会,晋王缺席,第三天,晋王来了,满朝都在讨论华阳身边一女官以一曲《静夜思》退兵的事情,瞧着他的眼光,都有些微妙。

晋王火冒三丈,然而只能按而不发,目眦欲裂地瞪着华阳走进珠帘。

华阳坐定,看见晋王铁青着脸,心情实在是有些暗爽。她幽幽地抛出第一个议题:“现在国中安定,秋后便可开始增募新兵,以图北伐。”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晋王持笏板说道:“现下刚刚建国,且从北地涌入大量流民,国中局势并不如大长主所认为的安定。攘外必先安内,臣想,还是先等流民安定下来,再作募兵打算。”

这是当众啪啪打华阳的脸,但华阳早就知道晋王是个睚眦必报的主儿,她冷静地说:“流民如何安定?给他们田地、户籍?那要安到什么时候去?”

晋王回怼:“此事户部可以处理。”

华阳冷笑一声:“就现在这个尚书兼任侍郎兼任郎中的户部?”

下头被点名的户部尚书兼侍郎兼郎中立刻流下两滴汗水。

晋王说:“自然可以从其他部抽调人手,且还可以开恩科广纳良才……”

华阳打断他:“你那都是慢招,就算户部把每个流民都入籍,我南业现在还有多少土地可以分给他们耕种?没有土地,流民就不会真正的安定!还不如把他们全都编为募兵,按月发饷,不必耕种,也有户籍。”

彼时大业有两种兵制,一为府兵,这些士兵都是当地农民,平时种地,若发生战事,便入军中。他们的收入来源,还是地里的收成。而另一种,则是募兵,他们的唯一工作就是打仗。

和平时期,募兵的存在很容易引起军阀割据,所以朝廷很少募兵,可现在是战时,那些流民本身就没有土地,不如让他们集结成军,并按军给他们户口,这样既可以解决流民的户口问题,又能够解决兵力稀少的问题。

晋王又说:“可是如今国库空虚,哪有军饷可以分给他们?”

华阳叹了口气:“所以才让你们好好准备啊,秋后募兵时,出丁户减税,不出丁的,多收税,我章华台也以身作则,从今日起减少用度,以资军饷,至八月底,户部出具一份财报,看能攒多少军饷。哦,既然要省钱——”她的目光忽然看向晋王,颇为愉悦地说:“临安行宫就别修了,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